第252章 举全家之力托举(1/2)
第252章 举全家之力托举
虞婳也知道,这些学生一定是有一部分要分到她名下的。
李畅有很多今年就要毕业的学生,带了三年起步,现在属于让她摘了桃子,只用再指导他们几个月,这些学生就全成她名下的学生了。
有带过这么多的毕业生,如果学生还能有点成绩,无疑是一届顶上两三届。
她握着电话:“明白。”
副所长故意卖关子:“今天下午要开会,你记得准时到,有惊喜。”
虞婳心里有隐隐的猜测。
而到了下午三点,整个所里中层以上的人都聚集在一起。
所长一脸严肃:“所里最近出的事情大家也知道,就不多叙述了。”
底下的人心思各异。
所长打开一份文件,继续道:
“李畅手里是个大组,那些有小导的学生就让他们跟着小导毕业,但这里还有十七个学生是去路没有明确的。”
李畅以往是贪心不足蛇吞象,申请了所里最多的名额,带最多的学生,至于有没有对每个学生尽到责任,那就不是他要考虑的了。
他要考虑的只是压榨学生获得成果。
研究所本来就不会像高校一样招收那么多的学生,但就在这种情况下,普通老师最多只带五六个学生,而李畅带的学生达二三十个。
又一层一层地分包责任,小导带博士,博士带硕士,师兄师姐带师弟师妹,实际上李畅真带学生的时间并不多。
没有所长默许,根本不可能有这种规模。
所长说话不拖泥带水:“现在咱们所里的杰青都走了,除了郭院士之外,咱们所里的栋梁就是五位优青。”
所有人的心都悬起来。
因为大家都听懂了。
之前所里把所有资源都集中整合到两个杰青手里,就为了想托举起另一个院士,好成为所里的招牌。
现在杰青没了,只能退而求其次选优青培养。
所有人居然不约而同都看向了虞婳。
心下都各有嘀咕。
其实大家都有数,现在所里最突出的优青就一个。
虞婳年纪轻轻拿了这个学术帽子,又能继承郭院士的资源,培养她很有可能更实惠一点。
所长眼底是漠然的,好像并没有因为这件事动摇任何看法:
“五位老师,你们是所里的中流砥柱,是时候有一些进步了。”
林副所的视线看着虞婳,有意说:
“现在国家有意让学术帽子年轻化,以前学者基本都四十多岁才评上杰青,但现在有一个u35的单列赛道计划,国家有意为三十五岁以下的杰出科研人员提供二十年的支持。”
众人都听懂了,呼吸一滞。
意思是国家要评三十五岁以下的杰青。
三十五岁的杰青是什么概念,三十几岁的杰青全国屈指可数,这么多年来全国所有科研领域加起来就出过几个。
三十几岁就站在行业巅峰,难以想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