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气运香火(2/2)
偌大的朝堂中,迴荡著他的声音,
“他们在这功劳簿上,仅仅只是一个名字,但对他们的家而言,是一家之主,是丈夫,是儿子。”
“他们为大夏牺牲,大夏怎能辜负他们的父母妻儿?”
“土地不够,那就开荒!无法立时兑现,那就用银钱去抵!再不济朕亲自为他们写契书,承诺未来还给他们更多土地!”
“另外,所有战功家属,一律免税三年!”
“记住,免税是免税,不得用来充抵战功赏银!战功赏银必须要给,不能寒了百姓之心。”
“谁若是敢在这上面乱伸手夷三族!”
始皇帝的每一个字都被一旁的文书博士记下,最终要落实到政令之上。
左相李已继续说道,“启稟陛下,接下来就是立下大功者的封赏,臣与诸位大臣初擬了赏赐,
请陛下过目。”
他递上一本名册,交由大监手中。
大监將名册放在始皇帝面前的桌案上,小心翼翼展开。
“李砚知,姜諦,墨翟,稷仓,东皇星见,苏谷,赵胜,商灵真——“
名册上的每一个名字后面,都记录了杀敌人数。
那一个个动輒数万,乃至数十万的庞大数字,不仅代表了他们的滔天战功,也代表了北狄人势在必得的野望。
始皇帝看著上面一个个被划上横线的名字,眼中不由掠过一丝心疼。
这些都是未来大夏的顶樑柱,如今却过早地陨落在北境。
再多的封赏又有什么意义?
始皇帝缓缓开口,
“初擬封赏,准!”
“另,斩敌过十万者,封县伯;其余一律封县子。”
“再另,各县设立战功祠,供奉当地所有为国牺牲之英灵,本地重大战功者,可单立牌位,受万民供奉。”
朝堂上逐渐躁动起来。
又是封爵,又是立祠堂。
这动作可不小。
最后,始皇帝將战功册子合上,“將此功劳簿,通传天下。”
“退朝。”
殿內眾臣皆躬身领命。
有了始皇帝最后拍板,朝廷政令迅速下发至各郡县,並严令各郡遵照执行。
很快,北境战场的详细战报,就被分发至各县张榜公布,同时各地均有教諭出面,为不识字的百姓宣讲。
原本只是因为北境战场获胜而振奋的大夏百姓,此刻也终於陆续得知,这场战爭的详细事跡。
当各地战功祠建造好,一块块战功牌位立起。
一个个陌生的名字,开始迅速为大家所熟知。
北境,断戟关,
李砚知坐镇此地,已过去一月有余。
期间,北狄人果然还时有扰边,但都不成气候,每次人数最多也没超过万人。
气运屏障没有裂缝,对方的三境强者不敢强闯,生怕如塔塔木、塔乌涂等人一样,在阴沟里翻了船。
所以派出的都是二境强者。
但缺少圣子级天骄坐镇,光靠普通的军队精锐,仅仅只能有些骚扰的作用,无法真正对边境造成威胁。
更像是在噁心人,不让边关守军有鬆懈的机会。
这一日,
李砚知照例如往常一样,站在断戟关上,看著苏谷和赵胜率领士兵,清剿溃败的北狄残兵。
这些残兵不是他不愿意杀,而是在和苏谷等人商议后,得出的共识。
战爭还要继续,这些小规模扰边的北狄人,可以继续用来练兵。
有他们这些人坐镇,完全可以將伤亡控制好。
更重要的是,这些北狄人全都是战功,他们不需要,但手底下的士兵需要。
虽然他们在带队,但最后上报的时候,都默契的把战功分了下去,对他们而言,战功並没什么吸引力,但对普通士兵而言,一个战功很有可能代表了一个家庭一年的生活所需。
募地,李砚知眉头微动,转头看向南方天空。
好像有点不对劲——
眼底的暗金色悄无声息蔓延开来。
洞观之下,这种不对劲迅速显现出来。
怎么会有这么多香火愿力!?
之前,他曾在北境上空见过,但並比较稀薄。
而眼下,南方天空的香火愿力,竟然匯聚成了好似山脉般厚重的云层,真正的遮天蔽日,並且好似淹没天地的海浪,向北境滚滚而来。
如果不是香火愿力不会显露於现世,恐怕现在整个大夏都因为这磅礴的香火愿力,而被遮挡住阳光,陷入一片黑暗。
让李砚知更惊讶的是,这些香火愿力,和他以前见过的香火愿力都不一样,
浩瀚的香火愿力云层每一次涌动,天地气运都会隨之发生变化,
更具体的说,这些香火愿力蕴含著大夏气运,並且与大夏气运息息相关。
或者用气运香火来形容,更为贴切。
“大夏最近又发生了什么事吗?”李砚知看著像断戟关靠近的气运香火,想要仔细看看这气运香火,与普通的香火愿力,到底有什么区別。
气运香火逐渐笼罩断戟关,並且开始与气运屏障缓慢融合。
在洞观的视线里,气运屏障正在一点一点变厚变稳。
李砚知也能感觉到周围天地的变化,不仅仅是气运屏障带来的安全感,而且还似乎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加持在自己身上,让自己与这片天地更加契合。
最直观的,就是自己吞吐天地元气更加轻鬆方便,就像是天地主动把天地元气灌进他的古神洞天里。
“是因为这些气运香火的缘故吗?”
李砚知仔细感知著四周的变化,將洞观催动到极致,看向气运香火和气运屏障交匯之处,想要弄清楚如此变化的原因。
然而,当他的目光,投向气运屏障与气运香火交匯的深处,双眸顿时不自觉睁大,一股战慄之感从全身升起,直衝天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