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情报网雏形(1/2)
第120章 情报网雏形
福兴黄包车公司驻地。
李驍阳看著前来登记的人,二十多岁和三十多岁的居多,四十岁的根本没有机会,还看到了十八九岁的,为了能租到车,低声下气討好管事的。
“拉黄包车虽然能解决温饱问题,可他们是在透支生命,这一千七百多辆车每天登记四百人,瞅瞅外面等待的人,怕是三四千人也打不住,可见民生多艰!锦绣纺织厂改造的怎么样了?”李驍阳嘆道。
锦绣纺织厂是从胡君武手里抢来的,里面的机器设备什么的,早就被变卖了,只剩一些桌子椅子,有的还被看门的劈了当柴火,屋子里空荡荡的能饿死老鼠。
但他需要的就是个能给车夫们遮风挡雨的地方,所以让经理葛华铭建造一些木板房,
薄是薄了点,但是不用钱。
一辆车每天两个班,理论上登记三千四百多人。
“车间和仓库加上空閒房屋都打扫乾净了,打地铺挤一挤,能睡觉,风颳不著雨淋不著就行,最起码能睡个七八百人,木板房一间几个平方,已经建造一百五十多间了,准备搞出三百间,本地的肯定在家里住,只有那些单身汉和困难家庭才会占这样的便宜。”
“不钱就在南京城有白住的地方,也別指望条件有多好,棚户区也强不到哪里去。
整个京沪杭的黄包车公司,就没有像咱们这么照顾车夫的,这是做善事,他们挑挑抹抹就不合適了。”葛华铭说道。
李家到底不是一般的商人,赚钱的同时也不忘记自己的名声,换做別的公司,能让你拉车就很不错了,有些人为了能拉车,还得给管事的送礼。
“你去忙吧,黄包车公司这种小买卖,李家也不好意思大张旗鼓的搞什么开业庆典,
让南京城的关係看笑话,等会放点鞭炮,就算是开张大吉了,我不是很在意这些。”李驍阳说道。
李家身为江浙財团的重要成员,做事自然要考虑周全,放在別人手里,开一家公司確实值得隆重庆贺一番,可这是李家,在南京的关係都是些非富则贵的角色,李睿清和李驍阳不愿意欠人情,搞得好像李家藉机会收礼一样,还不够丟人的。
再说,黄包车公司的驻地和开公司的资金,那都是从日谍手里抢来的,没必要闹得动静太大。
“我们在车夫群体的工作该怎么开展?”蒋文昭问道。
“以黄包车公司的名义设个管理办公室,挑几个机灵点的弟兄在纺织厂轮流值班,这些人一旦住到厂里来,用不了多久就能形成一个个小群体,把领头的秘密发展为线人,后续再说组建情报网的事。”
“这项工作不能大肆宣扬,保密最重要,僱佣车夫们协助办案或者盯梢,也要睁大眼晴,別把我们自己的任务给搞砸了,他们不能做太专业的事,我看里面的青年人也不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