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第一个国际合作方(1/2)
第265章 第一个国际合作方
回到上海的第一件事,李驍阳在百乐门首先约见了布雷登,未来长期合作的大客户自然是美国情报部门,这是当之无愧的金主。
別看上次的报酬没有现金,只有一百台无线电定位仪,算起来绝对不低於上万美元的价值,一般人拿看钱还买不到,这是情报部门专用的。
“李先生,经过查证,你提供的情报准確无误,我们第一次合作的结果非常圆满。你要的无线电定位仪已经送到了上海,你说个地方,我派人给你送过去。”布雷登笑著说道。
“速度这么快?”李驍阳有些惊讶。
“无线电定位仪体积小,我直接安排走航空运输,从港城转运过来的,比海运要快一个月时间,一起来的还有两名技术人员,培训你的下属如何使用。”布雷登笑著说道。
“我也希望將来我们能够继续保持合作,欧洲因为希特勒政府上台,导致局势在急剧转变,欧洲或许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如果我获得重要情报,
我一定会提前通知你的。”李驍阳说道。
“你的意思是说,希特勒政府会发动战爭?”布雷登问道。
“这不是我说的,德国正在一步步的突破《凡尔赛合约》限制,普遍兵役制和空军的成立,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希特勒政府的行为,符合英国政府一群绅士的利益,他们希望用德国来抑制法国在欧洲的地位,法国和一群小国家,没有英国的支持,不敢对德国的行为採取实质性措施。”
“而且法国內部也充斥著厌战的情绪,防御是他们的根本思想,马奇诺防线的建造,就验证了他们的心理。我相信,德国拿回莱茵非军事区的时间,为时不远了。”李驍阳说道。
英国对德国的行为是默许的,甚至舆论还对此表示赞同,认为德国人是在自家领土上活动,不应该受到遣责,似乎把《凡尔赛合约》与《洛迦诺公约》给彻底忘记了。
这就是希特勒政府能够顺利收復莱茵非军事区的根本原因,歷史上对此有详细的评论,英国政府这种做法的背后,也没有多复杂的內情,就是希望崛起的德国,能够制衡法国,从而不让法国在欧洲一家独大。
更为重要的是法国人自己,哪怕没有英国的支持,法国如果能对德国的军事行动採取强硬手段加以攻击,希特勒也会命令军队退出莱茵非军事区,他承认这时候的德国军队,没法对抗法国军队的进攻。
可惜,法国政府错失了良机,也为以后的投降埋下伏笔。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虽然是战胜国,可是从上到下都厌恶战爭,少数清醒的人无力主导法国的策略,眼睁睁的看著莱茵非军事区回到德国人的手里。
经过拿回莱茵非军事区以后,希特勒成为德国的英雄,他洗刷了德国在一战的屈辱,得到了德国人的拥护和支持,信心进一步膨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