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抗战基地(2/2)
明、清两朝徽商崛起,屯溪凭藉地处皖、浙、赣三省交衢,横江、率水匯合直通钱塘江的有利条件,成为徽州水陆运输的交通枢纽,发展的非常迅速,在明代成为颇有影响的“一邑总市”、清代发展成远近闻名的“茶务都会”,交通也是李驍阳的重要考量点。
“第一次来这里,没想到居然如此的热闹!”蒋文昭笑著说道。
屯溪老街从明清时期到民国,已发展为钱庄、典当、银楼、药材、绸布、京广百货、南北货、
盐、、日杂、瓷器、黄烟、锡箔、纸张、酒楼、饭店等行业比较齐全繁荣的市场,客流量並不少。
“屯溪的地理位置,也决定著战乱时期会成为一处避难之地,这次来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买地,等到过完年,我们就要在屯溪开始搞建设,办公驻地、营房、特训班驻地、仓库、工厂和医院,还有为难民提供的庇护场所,把粮食、布匹、日用品等等,大批的运抵这里储备。”李驍阳说道。
“老板,听您的意思,战爭似乎很快就来临了?”高文麟问道。
“为时不远了,我明確的告诉你们,最多也就是半年时间,日军的少壮派和扩大战爭派,迫不及待要製造事端挑起战爭,一旦开战,这就是生死存亡的长期战爭,你们要有个心理准备。”李驍阳严肃的说道。
半年时间?
保密防谍科的高层们顿时心里一沉,没想到战爭距离自己的生活,居然只有这点时间了。
可李驍阳的动作不是假的,这些投入都是真金白银,几乎要把黄包车公司和烟厂的收入都拿来搞建设了。
“我们掌握的那些日谍,是不是也该清理了?”蒋文昭问道。
“动手的时间还早,他们处於严密监视下,不会起到多大作用,这时候清理了,日谍组织势必还要派人到南京,战事一开,有些意志不坚定的人,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麻烦,先留著,等到六月初,我们搞一场炎阳行动,把这些日谍一网打尽。”李驍阳说道。
虽然屯溪的发展还不错,可毕竟地理位置还很偏远,地价自然也不贵,甚至是很便宜,李驍阳在横江两岸设立了四块区域,一口气买了数千亩,没多少钱。
购买的土地大部分是农场,来到这里的难民总要生活吃饭的。
他自己的財力有限,只能给大多数人提供短期的临时居住场所,这也是最为艰难的时候,有棲身之所,能有口饭吃,是非常重要的支撑。
这里没有电,想要搞生產就得烧锅炉,使用蒸汽动力来驱动机器,好在有新安江可以运输,节约了大量的经费,李驍阳决定从上海买几套锅炉,他是跟著革命根据地的生產方式操作的。
“也幸亏是您有点底子,虽然这里的物价和人工费很便宜,比南京城的建筑造价低了很多,可算算依然是不小的数目。”蒋文昭说道。
“国难当头,我不能计较个人得失,我办黄包车公司办烟厂,为的不是我自己,人生在世总得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国为民就是最好的方式。”
“保密防谍科的弟兄们,如果家属有不愿意到重庆的,就来屯溪居住,战爭初期我们完全处於劣势,沿海地区必然是首先沦陷的地区,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李驍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