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最后一次部署(2/2)
“更为关键的原因,委座要以这场战斗,树立各方派系对他抗战的信心,我们两个说说没有关係,南京政府还是军阀林立的混乱局面,各地的军阀对委座能不能下定决心,是存有疑虑的,也包括平津的宋將军亦是如此,相互猜忌,这场战爭哪还有胜利的希望?”李驍阳说道。
淞沪会战被认为是走向全面抗战的標誌,这场时间长达三个月的激战,中日双方动员兵力超过一百万人,日军动员兵力约二十五万人,伤亡四万余人;中方动员兵力约七十五万人,伤亡二十五万余人。
蒋委座把自己的家底全部拿出来投入战爭,以最精锐嫡系部队的惨烈战斗牺牲,换来了西方国家对中国坚强不屈抗战精神的敬重,也使各路军阀对他领导抗战,真正產生了信任。
以往为提防蒋委座利用抗战消灭异己,各路军阀对他的话多半是敷衍態度,根本不相信他有决心抗战,所以,这场战斗打的也是他的决心和態度。
除了上述原因,淞沪会战粉碎了杉山元叫囂日本三月亡华的狂言,也將日本拖入了战爭泥沼,持久战是日本最不希望看到的,本来是想要是速战速决的,可战爭一旦开始,就不是任何人能控制了。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忙的够呛,可是联合特高课这边,却没有什么动静。”郭善勇说道。
“这是正常现象,日本从来没有想过上海会变成战场,所以这里肯定没有什么紧张气氛,等到平津一带开战,最忙碌的是潜伏在南京的日谍,也不在上海,但北方战事开启,
上海很快就会有动作。”李驍阳说道。
淞沪会战的导火索,是日本海军陆战队驻上海丰田纱厂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山勇夫和一等水兵斋藤要藏,开车硬闯虹桥机场,被守军击毙,日本海军开始增兵上海,蒋委座也派遣精锐来到上海,战爭就这么爆发了。
南京的潜伏日谍,基本都在监控之中,也包括最为神秘的樱,眼下李驍阳就等著七七事变以后,南京政府封锁江阴航道,一举拿下樱和黄浚汉奸团伙,为此把整个南京城抓捕日谍的行动,都给推迟到七七事变。
李驍阳一直待在上海到六月底,二十多天的时间,完成了淞沪作战的全套作战方案,
这都是从记忆中档案里摘出来的,有针对性的修改了其中的缺陷,他估计最少能多葬送一万到两万日本鬼子。
根据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的防御工事,制订出了攻击路线和要点,然后把攻击中的阻碍事项都一一详细列举出来,特別注意巷战和集中火力进攻,附有各个军事要塞的周边地图和照片,並且把地图印刷数百份。
第二套方案是淞沪会战的主战场,对日本增兵的登陆地点也搞出了標註,他还仔细考察了罗店一带的地形,如何挖掘战壕和布置雷场,所需的地雷数量,都做了详细说明。
第三套方案就是金山卫,日军一旦从津城出发,当地的情报人员就会立刻报告,如何布置雷场和阻击,这就不是他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