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背靠大树好乘凉(1/2)
第402章 背靠大树好乘凉
在七七事变即將发生之前,李驍阳指挥保密防谍科的力量,以黄浚父子的通敌卖国案件为引子,实施了一次大规模抓捕行动,
多年来保密防谍科掌握了很多日谍的线索,他却一直按兵不动,就是为了让敌人没有时间重新发展內线搜集情报。
行动的结果如他所料,联合特高课在南京的地下潜伏网,差点就被连根拔起,几乎陷於瘫痪状態,保障了军事机密的安全。
从江阴封江到后来的一系列战役,包括淞沪会战、吴福防线和澄锡防线、南京防御作战,日军都没有得到情报支持,为此遭受了极大损失。
之所以说差点而不是彻底,是李驍阳认为绝对有漏网之鱼没抓到。
比如说春日夕顏,他一直怀疑这个女间谍交代的內线名单,只是在矇混过关,故意放弃相对价值低一些的內线,把最重要的几个內线掩护起来。
再就是种子计划的潜伏日谍,隱藏在南京军事指挥中枢內部的成员,的確被清理乾净了,但是南京以外的各大战区和武汉卫成总司令部呢?
“难度肯定是有的,你们组织所有的外勤人员,分组把能够掌握作战机密的军官和將领监视起来,看看他们的行踪是不是有异常。在电话局设置二十四小时监听,所有的电话都要严格甄別。”
“我们的无线电监测能力,经过在南京几年时间的磨链,变得越来越成熟了,这项工作由姜怡英的电讯组负责,使用分区监听的方式,全天候侦查陌生电台信號。”李驍阳说道。
“搜索无线电信號的方式,的確能找到种子计划成员,可南京的行动成功,是我们掌握了大量的电台信息,有排查的依据,而且还提得到了联合特高课本部的密码本,能知道大致的范围,属於是反向侦测。”
“只靠技术手段也可以做到,问题是没有那么多时间,我们也没有那么多人手,这项任务的人力物力需求太大。”姜怡英面露难色说道。
在南京一次抓捕了六个种子计划的成员,有两个原因非常重要。
一是南京城的电台,绝大部分都在掌握中,信息做了严格的登记,每部电台在什么地方,不在登记范围內的电台信號,就是监测的重点目標。
二是找到了给种子计划成员送密码本的间谍,拍下了密码本的內容,通过截获的电文,基本能判断隱藏的部门。
可是在武汉,这两个先决条件都不具备,城里电台那么多,一个个的排查起来,靠著电讯组的这些人,根本做不到,没有那么多时间可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