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三千年的积蓄(2/2)
百万亿石五穀可成一颗四转日月丹,可增加大神之境十万鼎之力。
明古大喜,这是目前最適合他的丹药。
询问李本草效率,李本草目前炼製一颗、需要三十年时间。
明古也不失望,定下自己每百年服用一颗四转日月丹。
七百零九年,符彦卿这位大乾目前年龄最长者,早已渡过风火劫,达到一万多岁的元帅,突破至上等仙神之境。
七百二十年,杨宠突破至上等仙神之境,成为大乾第一位非元帅突破的上等仙神之境。
八百四十年,张定疆紧隨突破,
二人也再次证明了自身的武道天赋,明显超过了除常玉、俞龙献之外的其他人一个层次。
直到洪武七千二百年,最小的一位元帅、郑森也突破至上等仙神之境。
几十年后,老四明棣成就兵道第六境,兵道天赋之强、一下子震惊了大乾军界。
自徐、常、戚、岳之后,再一次有人的兵道天赋,明显超越了其他所有人一个层次。
明古都为之惊喜,封其为大乾第二位亲王,军阁第二十五位元帅,奉旨组建第二十五集团军。
老四的兵道突破,让其余五兄弟顿感压力。
不仅仅是为了太子之位,太子之位看的不是兵道境界,而是个人实力。
但老四成为正一品,的確快了所有兄弟一头。
而且单单是兄弟之间本能的比较,他们也不想被压一头。
无形的竞爭压力,真正在几兄弟之间弥补开来。
除了老六明椿轻鬆一些之外,其余几人皆暗中更努力了。
洪武七千三百二十六年,连续被后辈超越的胡惟能突破至上等亚圣之境,成为大乾第八位正相。
洪武七千五百五十二年,得益於亲王、元帅双正一品的年俸,明棣一举突破至上等仙神之境。
其余几兄弟的压力更大不少,不过也没有灰心的。
先一步不算什么,时间还长著呢。
洪武七千六百五十年,明古將徐到、常玉的爵位一同提升到了正一品的国公。
这是对他们这近两千年来功劳的肯定。
洪武七千七百八十年,宋长星突破至上等亚圣之境,成为炼器司大司主,正一品。
转眼,便到了洪武七千八百年,整整两千年便这么过去了。
至这一年,大乾东境、西境疆域共为八中域、一百六十九个下域、一万四千三百七十七道、一百四十二万三千七百九十个州。
其中,东境八千五百四十道,西境五千八百三十七道。
这一年,大乾东境最东边的疆域纵横九百万里左右,横竖皆大约有五十个道左右。
往西仍是以三十个道为宽度,扩张了四千零二十七万里左右。
所以加起来,东境的东西纵横共达到了四千九百二十七万里左右。
西境要小一些,最西方的一片国境,直径达到八百四十六万里左右。
往东以南北三十个道的宽度,一路向东,延伸了两千四百二十万里左右。
所以西境的东西国境长约三千二百六十六万里左右。
东、西两境相距还有四亿九千三百九十七万里左右。
再以东、西境各自为中心,东境势力范围不算西方,达到了七亿三千万里左右。
实控范围不算西方,达到了八千六百方里左右。
西境势力范围不算东方,达到了七亿里左右。
实控疆域除了东方之外,达到了七千五百万里左右。
这一年,大乾人口达到二百四十二万零四百四十三亿左右,耕地面积达到了六十七万七千七百二十四亿余顷左右。
东境国运达到了一百零四万四千一百九十四鼎。
西境国运达到了六十五万九千七百一十七鼎。
合一百七十万三千九百一十一鼎左右。
加上大乾那些仙神、亚圣们带来的国运,共一百七十一万八千三百六十八鼎左右。
其中东西境疆域,人均耕地面积已经到了二十八亩左右。
加上疆域扩大带来的消耗增加,到这一年年,每道的国运消耗,从平均十八鼎,增加到了十八点三鼎。
共消耗二十六万零五百五十三鼎左右。
从二品之下的所有凡阶文武官员、宗室子弟,包括二等候之下的爵位,以及马、牛等外族的消耗等等,共消耗三十八万三千零一十三鼎左右。
皇后、正一品、从一品、正二品、到正二品,包括他们的爵位,一共消耗二十万三千九百九十八鼎左右。
最后还有连结东、西境的四十九鼎消耗,
年结余八十七万零七百五十五鼎左右。
这两千年间,共诞生了十二亿九千零六十万三千鼎国运。
除去太子宝库的六百万鼎,各种赏赐的一千三百万鼎左右。
剩下的,全部进入国运之海,总国运达到了十六亿七千五百一十五万五千二百鼎左右。
这一年的总税收,达到了一万五千九百二十六亿五千万金左右。
这一年,大乾的藩属国,达到了两万八千八百二十九个。
上责价值约五十一亿八千九百二十六万金左右。
这一年,大乾获得了一百二十五亿斤左右的灵源。
这一年,少府净利润达到了两千两百七十七亿四千八百九十五万金左右。
这一年,不算明古本人。
大乾的上等亚圣十一人,中等亚圣一百七十六人,初等亚圣三千五百三十九位。
上等仙神之境二十八人,中等仙神之境三百二十一位,初等仙神之境六千四百三十三位。
武將兵道第六境者,不算明古本人,二十五位,
第五境者,一千零五十位。
第四境者,两万五千二百位。
主战军达到十四万八千六百七十支支。
集团军达到了二十五支,除集团军內的军团之外,其余军团共达到了九百二十五支。
其中,集团军的入伍条件已达到九百山,其中每个军团的平均战力提升到了一千八百鼎左右。
其余军团的平均战力达到了一千鼎左右。
主战军的平均战力,仍是八十鼎左右。
另外拥有国之重器,中等传送阵九座,初等传送阵四百一十二座。
中等通信法宝三十五件,初等通信法宝三千三百零二件。
中等神兵层次的战船二十艘,初等战船数量共计四千七百二十艘。
另外,还有太子宝库,共存储国运七百零五万鼎。
武道境界:大神(48889150鼎)
功法:天乾经第八层武道神通:天乾拳第七层(入门:2450年/3000年)追星逐月第七层(入门:2450年/3000年)
明神双瞳第七层(入门:2450年/3000年)
兵道:91点【第六境】(第六境巔峰:5835年/12000年)一一335倍之力兵器法宝:天乾斧(顶尖神兵:4206年/5150年)洪武帝袍(顶尖神兵:4204年/6780年)大乾国璽(神王兵:1862年/1000000年)
两千年时间,大乾再次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实力提升巨大。
十六亿多鼎的国运,便足以说明一切。
能直接拍死三千年前的大后神朝。
明古本身实力方面,加上李本草炼製的四转日月丹,距离大神之境巔峰也已然不远。
继续这样下去,五百多年后,他就能达到大神之境巔峰,五千万鼎之力。
看著自己整理出来的大乾和自身情况,明古又看向了自大乾灭掉大后,三千年来积累的资源。
这三千年来,明古无时无刻不在为蜕变期做准备。
所以从三千年开始,他就让每年的税收截留一成左右的丹药五穀,少府截留三成,作为积蓄。
理由也很好找,作为积蓄,万一再遇到神朝的作战之用。
经歷过大后神朝一战,朝堂上本就更加重视积蓄。
从原本的七分留下来作为积蓄,变为一成,而且只积蓄丹药五穀,虽然会影响一些发展,但也没有大的影响。
毕竟扩张发展本就不可能一口气吃个胖子,必须一步步来。
三千年来,国库、少府等等,总积蓄唯有明古一人全部清楚。
加起来的价值,达到了五百万亿金,若是全部由李本草炼製成四转日月丹,可炼製出五千颗,
代表著大神之境的五亿鼎神力。
这毫无疑问是一笔天文数字,但可惜如今的李本草根本炼製不过来。
四转日月丹只有十颗,三转日月丹二百颗,剩下的都是二转日月丹和一转日月丹。
转化成大神之境的力量,最终能得到一亿鼎左右。
还有这么多年积蓄的一些天材地宝,大约相当於两千万鼎。
若是全部转化为神王境的力量,只能得到一千两百万鼎之力。
没错,两者之间的力量层次差距就是十倍。
若是明古突破成功,进入蜕变期,投入这价值五百万亿金的丹药、五穀,还有这些天材地宝,
可以立马增加他相当於神王境的一千两百万鼎之力。
相对於总共的一千亿鼎,满足了八千多分之一。
不过这八千多分之一,却是最重要的前期力量。
一旦他进入蜕变期,他的力量越强,吸纳之力就会越强、吸纳的天地之力就会越快,能更快的完成蜕变期。
这万分之一的前期力量,首先会帮他加快渡过最危险的蜕变前期。
整体上也会节省最少十几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增加他蜕变时期的安全性。
这便是他为蜕变期准备的手段之一。
虽然看上去消耗实在太大了些。
但为了更安全,他没有半点捨不得。
只要他能更快的突破至神王境,一切的消耗都能加倍赚回来。
现在,他看著这三千年来的准备,在思考一个问题。
五百多年后,境界达到大神之境巔峰,要不要直接突破?
(求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