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批量进货(求最新章的追读)(1/2)
程建山將三轮车拉回去,让妻子进行初步分拣后放到新的垫著稻草杆的箩筐里,等著后面一起送往门店。
而程阳还僱佣了三个江溪老表,主要是他们肯熬夜。
一个小时一块钱。这个工钱在东门已经算是不错了。毕竟在文锦渡当搬货工,一天也就几块钱的收入。
有帮手,这样可以减少王秀兰的工作量,负责装好菜就行。
三个江溪老表的速度不慢,用手工刀將烂叶子,断的全部分拣或挑出来。
程阳进入市场后,直奔捷阳陈的摊位。
捷阳菜贩老陈穿著解放鞋,刚碾灭菸头就看到程阳来了。他见过程阳几次,也认识。
捷阳陈的妻子和两个儿子都在忙,见程阳来了,他走上前来,说道:“后生仔,荷兰豆今早统货价五毛二。你爸没说吗?”
他掀开湿麻布,露出里面青翠的豆荚,荚上还凝著冰屑,一看就是水货冰柜的痕跡。
程阳没想到对方这么直接,程阳也就不客气了。这种套路前世见太多了。
他直接挑开箩筐底下看了看。
不出意外,露出一些蔫黄的豆荚。
“陈叔,您这就有些不地道了。掺三成次货还叫统货?”
他语气强硬,“四毛六,外加三十斤冬瓜搭头。这里差不多有一百斤吧?不然你这挑出来,四毛六都不值。
这东西也就港岛人比较爱吃。我不挑,给不给?
不给我去找博罗货,那边我爸去看过了,一样是漂亮的统货,价格还只是五毛,没你这样的。”
冬瓜是謿州会控制最松的品种,他心里清楚这是个谈判的筹码。
老陈心里算盘珠子拨得噼里啪啦响,片刻后,说道:
“四毛八最低!但现钱要搭三成外匯券。”他提出了针对个体户的潜规则。
外匯券可是硬通货,很多紧俏商品都得用它来购买。
“那我也不跟你多讲价,四毛八可以,但三成外匯劵不可能,用粮票抵两成,一成侨匯劵。”
程阳摇头,不慌不忙,从腰间的挎包里摸出一叠83年的全国粮票。
封条上还盖著蛇口某国企工会印章。
这些侨匯券是他找林炳坤换来的。
在这市场里,每一种资源都成了他谈判的武器。
若是交易拥有侨匯劵,谈判的优势多了几分。批发商也会优先考虑,哪怕价格低一些。
一番激烈的討价还价后,进货谈妥。
——两筐荷兰豆一百斤(0.48/斤),搭上二十斤冬瓜。钱加两成粮票加一成侨匯劵结算。
但程阳也提出了要求:
“以后我要多,你得帮我送到我的档口那边。也不用我们来挑了。地址是53號的骑楼一楼。”
“53號楼?周大耳的那栋?”捷阳陈一想试问著。
程阳惊讶:“你认识?”
“认识。那你得交定金。我好给你留。”程阳问:“你住哪里?”
“不在囉胡。”捷阳陈道:“每天早市结束就走。”
程阳便给出了说法:“这样,以后我要什么菜,你能不能弄到?
可以的话,一些蔬菜我从你这里进。
毕竟我爸在你这里进货不是一次两次的,有信任基础,也是胶己人,外省人我不放心。
我们会提前將菜品给你,你要是能进就进,不能进,我就从別的合作老板进。这样都省事。”
捷阳陈想了想,道:“可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