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真乃神人(2/2)
“手持盾牌也没用,外围的马车起不到太大的掩护作用。”戚继光边啃著乾粮,边说:“如果能有什么能格挡开就好了。”
陈锐有些诧异,这就是狼筅的由来吗?
另一侧的楼楠突然说:“竹筅或有用。”
“什么?”
“正统年间,叶宗留叛乱,以大竹前端对敌,百余官军骑兵落马。”楼楠解释道:“因为太长,竹枝又密集,骑兵即使用长枪也刺不穿……”
陈锐听了好一会儿,深深的看了眼楼楠。
叶宗留是近百年前的义军头领,盘桓在浙江、福建、江西的边界处,戚继光是山东人,听说竹筅的可能性实在不高……很可能就是楼楠向其举荐的。
如果说之前只是听过楼楠这个名字,现在陈锐能断定,这位在歷史上肯定是戚继光麾下的大將。
这时候,有號角声响起,老哈脸色微变,“韃靼主力动了。”
中军处的顾寰站在略高的山丘上,眯眼细看,数千韃靼骑兵如同乌云一般的蔓延而来,几有遮天蔽日之像。
不过顾寰並不慌张,轻骑兵难以攻坚破阵,明军虽然步卒战力不强,但外有三千骑兵,韃靼很难破阵。
和顾寰预料的差不多,待得前阵,韃靼骑兵不等明军射出箭雨,就分东西两路绕阵而走。
西路与周君佐、马芳等率领的骑兵纠缠在一起,东路加速將袁接麾下骑兵逼得提不起马速。
韃靼骑兵一边对阵骑兵,一边朝著中军步卒放箭,时不时恐嚇式的冲阵,等明军集中兵力,突然拨转马头横走避开。
看了会儿,老哈点评道:“韃靼是在寻找薄弱处,一旦阵脚不稳,就会冲阵切割。”
司马补充道:“一旦被切割开,步卒恐慌,就有溃散之忧。”
“不过中军步卒多有步弓,射程不近,韃靼想冲阵,损失不会小。”
陈锐一边听著一边在心里分析,西侧那边估计问题不大,反而是自己这边有点麻烦。
原本靠著运河,是为了避免被韃靼骑兵绕阵包围,但顾寰將游击將军袁接以及麾下骑兵安排在后阵。
显然,顾寰是希望在狭长的地形中最大化的利用骑兵的衝击力,同时最大化的削弱韃靼骑兵的机动性。
原先陈锐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现在才发现,这种策略有些想当然。
两千余韃靼骑兵出现在西路,宽达四五里,將中军大阵与运河之间的距离堵的严严实实,像块石头向袁接压去。
在这种情况下,袁接麾下本就只有千余骑兵,兵力本就吃亏,虽然能大量杀伤,却让中军大阵的右翼没有骑兵保护。
“来了。”戚继光低喝一声。
两三百韃靼骑兵在外围试探多次后,终於举刀杀来,从一处薄弱处杀入阵中。
血战,正式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