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伊府麵(1/2)
眾人说笑著纷纷走出聊天室,徐法第走在最后,赵千里离开半步距离,低声地说话:
“大公子在香江发展很好,最近在搞香江北角和旺角的设计。香江建筑杂誌《hong kong and far east builder》共报导了他近二十个设计,列於华人图则师之首。
他还准备发起成立香江图则师协会。大少奶以及小小姐和小少爷都安好,托我带信带照片回来。”
二十世纪20年代的香江建筑杂誌《香江和华南建筑商》,將建筑师archiect翻译成“图则师”,自此“则师”的称呼一直在香江沿用至今。
徐法第1947年1月就从因国订购了一批纺织机器,结果前朝官方因为外匯极度不足,不允许进口並警告他如果违反外匯管理规定后果自负。
於是,徐法第就让因国厂家將纺织机器,运往香江,並投资工厂。在1948年,大儿子徐希直又从沪海带领70个技术员和熟练工人来到香江管理公司。
徐法第眉眼带笑:“很好很好,希直快四十九了吧。大孙女也该嫁人了,大孙子大学今年也该毕业了。他们四八年去的香江,一晃六年没见了。”
“是啊,大少奶说起你们就流泪。没想到说关门就关门,一家人分隔两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团聚。”
“千万別想著回来,在香江好歹留根血脉。沪海有老二在,我也有人养老,大陆的形势看不太准啊,毕竟我们和现在大多数人的成分,天生就不一样。”
徐法第嘆了一口气:“看样子,在沪海也住不久了,说不得还要回老家去住。”
“啊,为啥?”
“新主义来了,更是工人的天下了,资本家还有好日子过?我虽说是纺织公司的业主,可是现在业不由主了。奔波了一辈子,到头来,还是一场空。”
“老爷,早就听说沪海保安司徒庙的小生莲很灵验,几年前杜老板还是庙里的董事长。杜老板前几年就出去,现在日脚比起黄老板是舒服多了。”
“嗯,晓得了。你的回乡证期限也就几天的工夫,想办法把家小也送到香江,毕竟是直系亲属投亲应该好办点。”
外边文娱室的门没有关,风呼呼地往里面吹来,把桌上几张纸吹起,像一只小风箏在空中飘扬。
掛在窗口的淡绿色绸子窗帷也给风捲起,如同两面彩旗迎风招展,呼啦啦地发出响声。屋顶当中垂下来的玻璃电灯穗子也给吹得哗啦哗啦地响。
……
过了六一儿童节才没几天,吴广毅迎来了他的小升初考试。
再过个几十年,小升初、中考、高考號称人生的三次重新投胎,现在当然没有那么焦虑,完全是就近入学。
一般人家孩子能读个初中已经很好了,很多少年因为家庭困难或者家长见识浅薄,上个初小、高小就出去闯荡社会了。
弟弟广诚已经会吐著泡泡叫人了,听著他含糊不清地叫著“锅…锅…”,想著以前的儿子也是这样开始长大,让他有点养成心態。
当看见大儿子隨手扔出几个方凳子大小石头块的时候,吴荫善早就不担心他的安全问题。就隨他去逛,相信孩子能够找到新的赚钱方式。
吴广毅开始了没事就用肉脚板丈量沪海的经歷,现在应该正是中酥友好时期,他看见了还在建造的沪海中酥友好大厦,后来改名成为沪海展览中心。
还看见沪海百货公司的大楼外悬掛著大幅红色標语“伟大的十月新主义革命万岁!以酥联为首的新主义阵营万岁!”
不知道是灵魂习惯了这具身体还是神识增加了,隔空收取物品的距离也扩大了,从刚甦醒时的四杈扩大到十杈。
当然是没有任何阻隔、最理想的情况下,如果中间有阻隔就会缩短收取距离,遇到个一米厚的墙那就什么都感受不到了。
每次走在路上看见有流浪狗的时候,广毅总是忍不住东张西望看看是否有人注意。周围没人就一伸手扔进空间,未来几年里这就是宝贵的肉啊。
野猫倒是三天两头地发现,但广毅却是视而不见。又不是广东人,还想吃什么龙虎斗嘛,听人说猫肉是酸的,他不想尝试。
“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