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黄金换现金(1/2)
吴广毅早上跑步的时候发现路边的石榴渐渐开放了,一个个像小葫芦般的身姿绽放著朵,绿叶衬红,美丽极了。
远望去它像一片烘烘燃烧的烈火,又像黄昏升起的红艷艷的晚霞。
回家的时候他爸已经出门揽活了,他直接去井边打水洗了衣服,抹了身子和脸,在家又逗弄了一会他弟弟。
等李如鬨睡广诚后出门买菜,就爬上二楼,继续查看昨天的战利品。
从空间里先把大小黄鱼、米刀、港纸等拿出来,按类型归类后再放回去,又把军火拿出来仔细看看。
手枪比较眼熟,应该是比较有名的,但是国內禁枪,不知道是什么型號和牌子。
在枪的套筒座上刻有“shanghai municipal police”(沪海市政警察)的英文標识,后面还刻著有m1911a。
这是把警枪啊,但张老四就算以前当过旧警察也不应该有黄油衝锋鎗用啊。
先卸下弹夹,拉开枪栓看看是否有残余子弹,后世虽然国內禁枪,但网上的国外玩枪的视频海了去,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走路嘛。
所有的弹夹都没有子弹,这原因吴广毅还是懂得。
子弹如果压在弹夹里长时间不用,会让弹夹弹簧一直处在工作状態,导致弹簧作用失灵。使用时即使弹夹里有子弹,也会弹不到枪里导致射击卡壳。
把玩的时候发现个问题,手枪子弹比较粗胖,和衝锋鎗子弹居然是一样的,互相可以通用。会不会因为后勤补给的问题,潜伏特务才用警枪?他觉得有可能。
不过也就空枪上手把玩。开玩笑,连13岁都不到,这身体以前营养不良,手腕细嫩,开一枪想断手骨吗?
现在阶段,吴广毅最厉害的武器就是扔大石头。毕竟他收入空间是无视分量的,砸出手的时候也不担心伤著自己,唯一担心就是別把人家一下砸死。
在邻居们眼里,吴广毅是个比较內向的孩子,平时根本不和其他孩子打交道。
但是在吴广毅看来,我根本不想和你们有更多的牵连,层次太低,没有共同语言,一有机会我就要搬走。孟母三迁真的只是说说而已吗?
晚上吴荫善回家了,吃饭时说到,今天在十六铺码头拉客的时候遇上了大伯家的哥哥吴良澍。
他现在叫程生莲,因为5岁时过继给他姓程做道士的姨父就改名了。他去外地帮人做法事,坐船回沪正好被吴荫善遇上。
程生莲自小离开老家后还回来过几次,家里兄弟之间和吴荫善关係很好,带过几次小礼物给他,吴荫善也喜欢陪堂哥一起玩农村孩子的娱乐。
这次意外在沪海遇到都很高兴,吴荫善强烈邀请程生莲周日来家吃饭。
晚饭后全家人拿著竹椅子和木凳去会馆街上乘凉。
会馆街这里都是私人搭建的木板房,一户户挤挨得很紧凑,夏天根本没有风从弄堂中间吹过。
每年一到夏天,会馆街两旁都是搬来竹榻竹椅,坐著躺著乘凉的居民,原本3米左右的路面会被挤占到只留有1米宽让人走路。
有两帮孩子不閒著,隔著条街还在互相问候:“儂只寿头”“儂只屈西”“儂只十三”“儂只衝头”“儂只小婢养子”广毅听得无语,只觉心累。
躺在竹椅上,吴广毅仰望著星空,脑子在不停地翻腾。
来这个世界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纯粹是为了好奇而满世界探险?为了在这个世界称王称霸?还是为了將未来的技术转到当代,改变当代社会老百姓的生活?
以前上学的时候,看过閒书《增广贤文》,里面就说:“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无钱休入眾,遭难莫寻亲。身卑不说理,穷困不交人。”
吴广毅心里狂叫:我就是条后世的咸鱼,只想安安静静地度过余生。
我现在是贫民窟里的13岁少年,说的话除了双亲以外,其他人都不会认真去听。我要改变什么?改变世界?除了我自己,什么都不能改变!!!
程生莲现在住ja区。在沪海,地段有个鄙视链条:沪海是圆形的,以人民广场为圆心,ja区、江寧区、新成区为半径,一层一层画同心圆。
静安、江寧、新成看不起常熟、徐匯、卢湾看不起嵩山、闸北、北站看不起蓬莱、邑庙、黄浦、老闸看不起虹口、北四川路、提篮桥、榆林看不起杨浦、江湾。
蒲东不算在內,那就是外地农村,再远点的郊区现在还属於苏江省酥州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