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公主殿下要好好调教!还没过门就敢摆脸色,这还得了?(1/2)
第140章 公主殿下要好好调教!还没过门就敢摆脸色,这还得了?
李治深深的看了一眼杨易。
他方方没想到杨易居然有这样的勇气,著实是让他讶异。
且不说其他,这般关键时刻,若是驰援失败了,要背负的责任可是不会比薛仁贵少多少。
他犹豫了一会,最终还是决定赌一把。
杨易的才能他是看得见的,就让这年轻人去吐蕃搅和一下,万一会给他惊喜呢?
他沉吟片刻,缓缓道。
“好,朕就命你为上骑校尉,领兵五万,驰援薛仁贵。”
杨易毫不犹豫的接旨。
这算是一场豪赌,赌的贏,那养成女皇的进度就能再迈一大步。
殿內眾人目光复杂。
狄仁杰等欣赏这个年轻人才能的官员纷纷皱眉,有些担忧。
而其余大多是冷眼旁观或是幸灾乐祸。
太子李显挑了挑眉,嘴角掛著一丝微笑。
他可是“举荐”了一回杨易,希望的这杨家令不要让他失望。
最好是死在战场上,永远不要再回长安。
武皇后面无表情,只是深深的看了一眼杨易。
太平公主握著拳头,面色沉著。
含元殿散去。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杨易和公主殿下乘上马车赶回公主府。
马车內。
太平冷冷道。
“你为什么要主动应承下来?”
“本宫分明给你使了眼色。”
“在你入宫之前,太子那廝就莫名其妙的把你牵扯进来。”
“你不想办法脱离这个漩涡,还一脚踏进去?”
杨易笑了笑。
“公主殿下似乎太紧张了些,这局势也没有到无法逆转的地步。”
太平凤眉竖起,手指捏的发白。
“没有到无法逆转的地步?”
“你不会打贏了一场,就骄傲到这般地步!”
“那可是吐蕃的主力军队,还有论钦陵这个经验丰富的吐蕃將领,连薛仁贵等人都陷入危局,不就是因为我大唐的財政无法支撑太久,只能速战速决吗?”
“在这样的情况下,敌人只需要拖著时间就能打贏,薛仁贵他们也正是因为明白这样的道理,所以才急於求成,不得已落入对方的圈套。”
“这场战爭自从一开始就不该开战,你也没有必要为父皇的急功近利而付出代价。”
太平的苦口婆心似乎並未让杨易有丝毫动容,他只是微微一笑,依然自信。
“微臣並非是为了陛下,而是为了公主殿下。”
“只此一役,便能在军中站稳脚跟,公主殿下要成为女皇陛下,如何不需要军方的支持呢?”
马车內忽然安静下来。
太平俏脸冷淡,她深深的看了一眼面带微笑的杨易,忽然恶狠狠道。
“本宫不需要你豁出性命,来换取这样的支持.....
“你这样做,得不到本宫的任何感激。”
“你觉得自己这样做很勇武吗?”
“本宫只觉得你鲁莽死了,大混蛋。”
杨易嘴角著一丝笑意,忽然伸出手摸了摸公主殿下的脑袋。
“殿下,勿要担忧。”
“我不是有望远镜么?”
“有此物,战胜的机率便会大大增加。”
太平双手抱胸,语气冷淡。
“你別欺负本宫不懂军事。”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就算是有望远镜这样的神物,也未必能够保证万无一失。”
“你又不是神仙,怎么就能说一定成了?”
杨易笑眯眯道。
“微臣的本事,公主殿下还不知道吗?”
太平板著脸,哼唧道。
“本宫不知道。”
杨易哑然失笑,伸手去揽太平纤细的腰肢。
太平躲开,冷声道。
“哼,別碰我。”
“你不是逞能么?”
杨易嘴角一抽。
还没过门呢,都开始给他摆脸色那还得了!
这得治!
他旋即板著脸道:“公主殿下,要是我本来此行颇为顺利,本该一路过关斩將,將那吐蕃的论钦陵斩於马下的,却因为公主殿下这几句不吉利的话坏了气运,到时候诸多不顺,那该如何是好?”
太平闻言一愣,心里一紧,顿时有些后悔起来。
这廝说的倒有些道理。
她忽然有种扇自己嘴巴的衝动。
她咬了咬牙,气呼呼道。
“那本宫......本宫把刚刚的话收回。『
杨易摇了摇头。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哪里能够收回呢?”
太平抿了抿唇,担忧道。
“那......那该怎么办?”
杨易正色道。
“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
公主殿下眼睛一亮。
她也不想因为这种不吉利的话坏了事情的进度,好在这廝懂得多,当下连忙道。
“什么办法?”
“看看腿。”杨易脱口而出。
太平:“
她再傻也反应过来这廝是逛骗她呢。
太平公主殿下双手叉腰,饱满的胸脯挺起,凤眸圆睁,愤怒道。
“都这个时候了,你还戏弄本宫?”
杨易莞尔一笑。
“这不正说明微臣气定神閒,胸有成竹吗?”
太平哑然,有些忿忿的白了杨易一眼。
这廝总有歪理!
她气哼哼道。
“你有理!”
杨易微微一笑,伸出手掌,竖在公主殿下面前。
“微臣与公主殿下承诺,一定会安全的回来。”
太平犹豫了一会,与杨易击掌,感受著杨易掌心的温暖。
她俏脸微红。
“这可是你说的。”
杨易正色道。
“微臣从不骗公主殿下。”
太平雪白的下巴微微抬起。
“最好是这样。”
她警了一眼杨易,心里默默道。
如果成为这个大唐最高的统治者需要的代价是你,本宫寧可不要成为这劳什子的女皇陛下。
次日。
天还未亮,夜凉如水。
杨易便离开了长安。
丝丝寒意入骨,让人不由得缩了缩脖子太平、长孙璃月等人目送杨易远去,久久不语。
直到杨易的背影消失在视线范围內。
旁边的尉迟秀忍不住道。
“杨家令他一定会成功的,对吗?”
长孙璃月微微一笑。
“会的,这种事情难不倒他。”
太平坚定道。
“什么论钦陵,乱七八糟的,一定被他锤个稀巴烂。”
“他答应本宫的,他一定会回来。”
似乎是被公主殿下坚定的信念感染,尉迟秀、红袖也是连连点头。
半个月后。
乌海。
地处大唐北方边境,是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防线之一。
是草原丝绸之路必不可少的重要枢纽,因此也成为北方游牧民族和大唐爭夺的战略要地。
更是號称大唐“北门”。
近三十年,苏定方的副將与吐蕃军在乌海遭遇,双方激战,唐军歼灭吐蕃军八万部眾,只剩一千人,此役被称为“乌海之战”。
十一年前,薛仁贵试图奇袭吐番腹地,便率兵击溃吐番军,占领乌海城。
不过后来因为名將郭孝恪次子郭待封不听指挥,导致大非川战败。
大非川之战后,乌海就落入了吐蕃的手里,吐蕃占据了包括乌海在內的吐谷浑大部分地区。
大唐的影响力至此夏然而止。
如今再临乌海,无论是论钦陵,还是薛仁贵,都是极为感慨。
阿尼玛卿山。
山脉终年积雪不化,冰川广布。
在吐蕃文化中,意为眾山之王。
此地地势形貌极为复杂,军队运输想要通过这里,十分艰难。
唐军营地。
一顶雪白的帅帐中。
薛仁贵摸著手中的牛皮纸,陷入沉思。
他率兵前来支援河源的黑齿常之,为了加快进度,他跟程务挺、王孝杰、李文总等人分兵驰援。
但是中途却是“偶然”遭遇了吐蕃的军队。
因为大唐粮草供应困难,自然是期望速战速决。
薛仁贵当机立断,决定乘胜追击,没想到中了论钦陵的计策,便被困在这里。
想要突破阿尼玛卿山的防线,除了硬碰硬之外,毫无法子。
而程务挺等人则是率著剩下的十二方兵马去了河源,他现在还不知道情况如何。
以他对论钦陵的了解,恐怕程务挺等人也要遭遇袭击。
他们收到的情报有误,论钦陵手里恐怕不只二十万的军队,其中夹杂著吐谷浑的军队,或恐怕超过三十万眾。
这样庞大的兵力,可以轻而易举的摧毁一个国家。
阿尼玛卿山的地势极为复杂,想要安全离开这里,恐怕是不行了。
薛仁贵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无非是带著自己手下的这几方军队在此与吐蕃殊死拼搏罢了。
以身殉国便是这位老將对大唐最后的尽忠。
另一边。
乌海城。
一个身著戎装,头髮扎成辫髮,其上附有珊瑚珠璣的阿瓏银钱的男人静静的听著探马报来的消息。
他面色黑,容貌粗獷,一双眸子却是犀利,手指的骨节粗大,宽大瘦削的手掌犹如树皮拧成一团,整个人又高又瘦,笔直的犹如一柄剑锋。
而周围的眾吐番將士则是崇敬的看著他。
此人便是吐番名將论钦陵。
少顷。
论钦陵淡淡的看了一眼面前的探马。
“你是说大唐皇帝又派了一支军队驰援?”
那探马深深的行了一礼,以示对这位吐蕃权势抵达巔峰的名將的敬意。
“根据长安的谍子传来的情报,的確如此。”
“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大唐急行军的营地锅炊留下的痕跡。”
“他们正在朝我们这里赶来。”
论钦陵眉头深深起,语气冷漠。
“盯著他们,我要他们有来无回。”
“是。”眾將士心里一振,纷纷应声。
数日后。
日月山。
“杨將军......”身边的副將沉声道,“此处便是日月山,翻过此地,便可触及到吐蕃腹地。“
杨易微微頜首,他站在高处,拿著望远镜对著远处看了看,对远处的境况大致了解了几分。
旋即,他挥了挥手。
“继续沿小路出发。”
身边的眾將领纷纷恭敬道。
“是,將军。”
这些日子以来,他们对这位杨將军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
靠著手中名为望远镜的神物,他们这五万人已经避开了许多吐蕃的士兵。
偌大的吐蕃广无垠,即便是足足五万人的军队也是犹如沧海一粟。
根据这位杨將军的命令,他们故意留下炊具的痕跡,以此来误导吐蕃对他们的判断。
恐怕那位论钦陵也没想到他们这支由大唐皇帝派遣来的军队名义上打著驰援薛仁贵的名义,实则,压根就没有去支援,而是直接从小路抄入了吐番腹地。
最重要的是,他们凭藉杨易手中的那支望远镜,以及吐蕃本身广无垠的土地,居然在踏入吐蕃的疆域的时候,儘可能的避免了跟吐蕃人的接触。
吐番的探马一时间並未摸清他们的真正踪跡。
七日后。
石堡城。
此地的守卫颇为鬆散,吐蕃大部分的军事力量被论钦陵抽调了不少,以至於內部较为空虚。
守城的士兵也並未有太多警惕。
人人都知道他们的大將军论钦陵已经包围了大唐的军队。
要不了多久,唐军就会被活活耗死在这里。
“恭路扎,你说大元帅会用几日拿下河源?”
“嘿嘿,大元帅是当世名將,区区一个河源,我觉得最多三个月。”
“现在薛仁贵的军队被围,河源那边黑齿常之也出不了兵,我觉得最多一个月。”
“卓赞,我看你是轻视大唐了,大唐也没有这么弱。”
“大唐再强,那也是之前了,如今我吐蕃已成方里大国,大唐已经不是我们的对手,想要拿下大唐根本不需要多久,恭路扎,我看你是跪在大唐面前太久了,现在都直不起腰了吧,哈哈哈。”
“你放屁!”
“都別吵了,你们听没听见有什么声音?”
一个士兵走过来道。
卓赞、恭路扎一愣,旋即眉头紧燮,纷纷仔细凝听起来。
“好像的確是有声音。”
“是战马行军的声音。”
“难道是大元帅他们回来了?”
“这,不可能吧,大元帅他们..:
三人话还没有说完,远处的动静越来越大,放眼看去,一阵黑压压的军队犹如潮水一般汹涌而来。
漫天烟尘捲起,肃杀的铁血气息,扑面而来。
三人先是一愣,旋即大惊失色。
“敌袭!”
片刻后。
隨著一声號角声响起,城门立刻关上。
紧隨而来的便是漫天的箭雨。
突袭而来的精锐骑兵显然並非普通士兵,早已经有所应对。
待到箭雨落下,碰到盾牌或是地面上。
这支绕过日月山突然杀出来的大唐军队开始攀登城墙。
仅仅半日后。
这座仅有数千兵马镇守的石堡城便被攻陷。
一面杨字大旗掛在石堡城城墙上。
数日后。
乌海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