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公主殿下不方便,还是让我来吧!(1/2)
第176章 公主殿下不方便,还是让我来吧!
武皇后改官职的风波並未立刻消弹,后续裴炎等人又去殿前劝諫,希望这位武皇后能够听劝。
不过他们註定是徒劳无功,
武皇后此次决定极为坚决,不是旁人隨便能够改变的。
这一切与杨易没有太大关係。
按照他的预估改个名字算什么,这才刚开始而已。
人的底线是会不断崩塌的,这些大臣妥协了眼前的官职改名,日后武皇后也迟早会触及他们的底线。
两者之间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两日后。
公主府的別院內。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是报社的人上门,说是请杨家令给『物理版块”写上一些新的文章,之前的已经排版完了。”红袖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太平公主殿下靠在月牙椅上,椅子边上镶嵌著一块温润的玉石,她的脖颈靠在上面,颇为舒坦,白皙的俏脸敷著一些黑乎乎的粘稠似黏土似的玩意儿。
当然,这绝不是杨易所言的“热敷”所物,毕竟那玩意儿也不是黑的。
这是合浦郡进贡的南珠磨成的粉末配合其他珍贵草药磨合而成的珍珠泥,用来敷脸有保养之奇效。
这两日两人颇有些初尝情爱,蜜里调油之感,连杨易都忘了这一茬。
为了宣扬物理,他甚至专门给报社开闢了一个版块。
倒也吸引了一些读者,只是目前有能力撰写文章的只有他一人,其余颇为踊跃的却是知识较为杂乱,都是错误的知识较多,杨易也就没敢將这些人的文章放上去。
这两天忙著跟公主殿下深入沟通和交流,压根没想起来还有这么一事。
杨易沉吟片刻。
“你去告诉他们,让他们不要著急,此事我已经知晓了。”
红袖点了点头。
“是,杨家令。”
待到红袖退下,太平这才微微侧身,如豆腐一般高耸的所在颤颤巍巍的动了起来。
杨易心里默默念叻。
感谢重力。
“你那物理,本宫倒是听闻有不少感兴趣的从各地赶来,你好似到现在都没有动作,你不是跟本宫说过要推广这所谓的物理,將其发扬光大吗?”太平眨了眨眸子。
哪怕是有漆黑的珍珠泥敷脸,遮掩了公主殿下大部分的容顏,其边缘露出来的肌肤依然是白腻光滑,所谓冰肌玉骨不过如此,裸露在外的锁骨和大半白皙胸脯,在阳光的照耀下,白的炫目。
她好奇的盯著杨易,晶莹剔透的眸子眨呀眨。
杨易微笑道。
“的確如此,我大唐至此,已经是极为繁荣昌盛。”
“剩下的不过是制度的改善。”
“但是,这物理却是能够立竿见影的將大唐抬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只是想要达到一般,就要积累。”
“非一人、一家,而是一国的积累。”
“这些对物理感兴趣的学子,暂时让他们自己抱团,我自有法子处理。”
“让箭矢再飞一会儿。”
太平眨了眨,嘀咕起来。
“飞一会儿?”
“那你先给本宫把脸部按摩、按摩....:
“听说这珍珠泥要在脸上轻柔的按压,才能將效果最大。”
杨易颇有些无奈的笑了笑,他走到太平坐著的椅子身后站定,从上而下,深深的沟壑,一览无余。
“公主殿下还年轻的很,哪里需要这些?”
太平撇撇嘴。
“你这就不懂了吧.....
“越是年轻就越要珍惜自己的美貌和年轻,否则等到老了,那才叫迟啦!”
“快给我按按脸。”
杨易隨即伸手。
太平凤眉一,俏脸涨红起来,娇嗔道。
“你手是不是放错地方了?”
翌日。
长孙璃月和尉迟秀联袂而来。
两人有一段时日没来公主府,今日一来府邸顿时发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
长孙璃月没了以往的笑意,上下打量了一番面前的公主殿下,凤眉紧。
不知道哪里不对劲,但是就是感觉不对劲。
总感觉公主殿下似乎哪里有了变化。
尉迟秀眨了眨眸子,小声道。
“殿下,怎么感觉你跟杨家令似乎更加亲密了一些....
太平挑了挑眉,若无其事道。
“是吗?有吗?”
公主殿下虽然豪爽乾脆,但是跟杨易发生的亲密私事还是希望只有自己两个人知晓。
要是被尉迟秀她们看出来,那得多尷尬啊。
尉迟秀也有些不確定。
“应该有吧,我也说不出来,但是就是让我感觉不太一样。”
“殿下莫非跟杨家令有什么新进展了?”
她颇有些好奇的看著太平。
旁边的长孙璃月悄悄的竖起耳朵。
太平抿了抿唇。
“进展?能有什么进展?”
“都已经快要成婚了,自然是等著成婚嘛。”
她旋即拉著尉迟秀的手。
“別站著了,到府邸里坐会儿,下午带你们看看热闹。”
半日后。
长安。
乐游原。
此地已经聚集了一些人,这些人大部分是作读书人打扮,有衣著华丽的,也有穿著普通者。
“从报社里得到的消息,今日杨家令要在此地开课,只是到现在不曾见到杨家令。”
“杨家令何等人物,能够抽时间过来,已经是十分不容易了。”
“是啊,是啊,不过吾等也是被杨家令口中的物理吸引才不远千里到此,杨家令终於愿意开课传授,只是不知道为何会选择在这乐游原。”
“杨家令所为,吾等哪里能够看得透?”
这些人来自各个行业,自从《大唐日报》的物理版块开放之后,確实是吸引到了相当一部分感兴趣的人。
不过这些人也就聚在报社附近探討、探討,其中还有部分从长安之外的地方赶来。
这些人中日后未必能够为大唐的格物之道作出什么贡献,但是能够留下一些种子,也是极好的,这便是杨易的本意。
片刻后。
就在眾人议论著杨易曾经发表在《大唐日报》上的文章,比如引力、光学的初级理念进行探討的时候。
一列车队姍姍来迟。
眾人闻声一惊,纷纷看过去。
马蹄声渐渐停歇。
杨易从马车上走下。
旁边一眾人先是一愣,旋即面色颇有些震动。
他们之中有不少人是本地的学子,对於杨易当然是认识的,当下连忙行礼。
一片颇为嘈杂的行礼声音响起,诸如“草民见过魏国公”的声音此起彼伏。
杨易倒是没怎么在意,只是笑了笑。
“今日选择此地讲学,诸位不必拘谨,今日在此地的並非是什么魏国公,只是一位讲师,仅此而已。”
他在眾人的目光下,走到不远处的一块石头上坐下。
这些学子均是围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