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武皇后的野心?!人妻少妇的韵味!(1/2)
第267章 武皇后的野心?!人妻少妇的韵味!
数日后。
杨易再次见到金义仁的时候,是对方带来了新罗王太后金氏的行踪,对方已经到了关外,要不了几日就能够抵达长安。
杨易將这个消息带给武皇后的时候,武皇后却是兴趣缺缺:“新罗的事宜全权交给你就好了,不用向本宫稟报。那新罗王太后此行的目的无非就是想向我大唐借张虎皮罢了。
你到时候安排时间,本宫会邀请她到大明宫来亲自接见她。”
杨易点了点头,他並不知道为何武皇后忽然这般兴趣缺缺的模样,但是也没有多想,
毕竟女人的心思总是复杂多变。
就在他恭敬点头,准备退出殿里的时候,武皇后却又忽然叫住他:“也有好些日子你没有给本宫按摩了,本宫脖子有些不舒服,你帮本宫按一按吧。”
杨易一愣,也没有拒绝,两人默契地走到殿內。
武皇后趴在床榻之上,杨易轻车熟路地开始给这位天后娘娘按摩后背。
平心而论,这位天后娘娘的后背非常柔软,肌肤滑嫩,很难相信这是一个中年妇人的后背。
硕大的胸脯,因为趴著的姿势近乎压扁,向两侧扩散。
武皇后忽然冷不丁道:“你觉得当今陛下如何,有无统御国家的能耐?”
杨易陡然被问了这么个问题,有些惊。
这位天后娘娘的问题著实有些尖锐,他不过是一个臣子罢了,难道还能去评价皇帝?
更值得深思的是这位天后娘娘为何要这么问。
杨易脑海中闪过诸多念头,手中的动作却是没停。
“陛下乃是先帝之子,身份高贵,普通之下除了陛下又有谁能有资格继承大统。”
他並未直接回答天后的问题,而是委婉了一些,
武皇后闻言,微微眉,似有些不满杨易的回答。
她淡淡道。
“皇帝整日不是聚集群臣喝酒,就是带上东宫一帮人跑去游猎。”
“本宫就不明白,那射兔子就有那么有意思?”
“堂堂一国之君,整日沉溺於此,何谈治国?
1
杨易一证,这位天后似乎对当今的皇帝李旦极为不满,也不知道跟他说这番话是有何深意?
莫非这位天后有了废立皇帝的心思?
又或者说,这天后娘娘已不满足於在幕后掌管大唐,只是单纯的在挑李旦的刺?
杨易沉默片刻,不动声色道,
“有天后娘娘在,大唐政事清明,欣欣向荣,陛下鬆弛一些,似乎也是情有可原。”
“纵然是陛下怠政了,总归是有天后撑著的。”
武皇后微微侧过头来看了一眼一本正经的杨易,似笑非笑。
“是么?”
“可是这大唐终究是要皇帝来当的,我这个妇人,又能够执掌大唐多久?”
杨易对著天后娘娘的穴位按了下去,稍微使了点劲,天后娘娘闷哼一声。
杨易目不斜视。
“邓太后临朝称制,辅佐皇帝將大汉从危局之中硬生生地拽了回来。”
“娘娘之於大唐可便如邓绥於汉。”
武皇后眼眸微闔,成熟的嗓音响起,迴荡在殿內。
“邓绥?”
“可是本宫已经做了很多年的『邓绥”,这天底下的人提起本宫,还不是一句秤击『
靴鸡司晨,妇人干政”吗?”
“先帝崩殆,本宫弹精竭虑,这大唐若是没有本宫的话,现在能有这般安定吗?”
“本宫自认为如今的大唐还算对得起先帝的信任,可是那些朝堂上的袞袞诸公们,却不这么想。要本宫看吶,反正这些人也不会將本宫的功劳记在心里,本宫又何必这么傻乎乎地为大唐费尽心血?”
杨易沉默下来,知道这会儿天后娘娘是自言自语,也没有必要说什么话去安慰。
但是他隱隱能感觉出来,这位天后娘娘的心情似乎是与朝堂之上的一些局势有关。
他心里隱隱有一种大胆的念头,该不会就是天后娘娘已经有了要登基称帝的想法?
他按捺著这个念头,过了好一会儿。
武皇后忽然轻声道。
“杨卿,你说这大唐的皇帝要是有朝一日让女人来做了,你觉得合適还是不合適?”
她这般呢喃般的声音说出口,殿內顿时安静下来。
杨易嘴角一抽,也没想到这位天后娘娘对他居然这么信任。
当然,天后娘娘也只是隨口一说,並没有暗指自己,所以也不能就把这话当做其有野心想要登基称帝的证据。
不过杨易可是熟知歷史的穿越者,当然知道这位天后娘娘心里的苗头,绝不仅仅是想想这么简单,他沉默了一会儿,隨即缓缓道:“微臣不知这皇帝是男是女对大唐有什么影响,微臣只知道,能够使大唐变得更好的人就是最合適的人。”
武皇后闻言,便没再说话了,仿佛睡著了一般,呼吸匀称。
杨易也是沉默,不管这位天后娘娘心里作何打算,又或者因为他的介入,大唐將会走向怎样的结局,都不是他能够控制得了的。
片刻之后,杨易的按摩结束,见到这位天后娘娘没有任何的反应,他只是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便退了下去。
待到杨易离开,武皇后缓缓睁开眸子。
她在床榻之上趴了许久,隨即才轻声唤来上官婉儿,让其为她准备热水沐浴更衣。
上官婉儿也是早有准备,每次杨家令为这位天后娘娘按摩之后,天后总是要沐浴更衣一番,所以她也早就让人准备好了热水,当下便恭敬地伺候著天后娘娘换衣服。
又过了三五日。
长安城內的景象依然繁华,不过鸿臚寺的官员却是早就在城门等候。
没让这些官员等多久,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接近了城池。
大唐的守城土兵们纷纷严阵以待。
虽然早已经接到了新罗使团今日到来的消息,但是他们仍然是没有放鬆警惕。
这支队伍很快在城外停下。
鸿臚寺官员和早就等候的金义仁上前,队伍为首之人,身著新罗服饰,面色严肃,似乎是新罗的官员,其朝著大唐鸿臚寺官员行了一礼,出示了文书。
此时,马车之內。
金氏略微撩开窗帘,看著巍峨如巨兽般的长安,一时间有些失神。
高耸的城墙让她有种望而生畏之感,新罗的城墙万万不能与之相比。
片刻后。
一切交接完毕。
那位新罗王太后所在的浩浩荡荡的使者团入城,
此时,已经接近傍晚,落日染上一层红霞。
马车之內,金氏撩开窗帘,目光投向朱雀大街上。
入目处,千盏灯笼次第亮起,橘红的光晕將青石板路映得如同流淌的熔金。
街道之上人流如潮,裹著绣金缠头锦袍的波斯商人、牵著骆驼的栗特商人,以及一些唐人百姓,將街道填满。
街角处药铺、酒馆、布庄鳞次櫛比,还有不少穿著大胆的胡姬在街头嬉笑,
金氏看得入神,又闻到一阵阵香味传来,定晴一看。
街角处,一个头髮灰白的西域老人手中铁钎上的羊肉串滋滋爆油,饢坑炭火正旺,辛香直衝云霄。
其隔壁蒸笼揭盖,蟹黄汤包薄如蝉翼的皮子下汤汁荡漾,不远处还有挑担小贩吆喝“冰酪囉!”的声音由远及近。
其木桶里盛著乳白的酥山,浇上波斯葡萄熬的蜜浆,远远看上一眼,就叫人垂涎欲滴。
看著长安城內的繁华景象,金氏一时间惊嘆的愜证出神。
她在新罗都城见惯了都城的繁华,总觉得这天底下没有多少比金城更为繁华的地方。
即便声名鹊起的大唐在她眼中,大概也就是比金城大一些吧。
但是初次抵达长安,却是让这位新罗王太后颇为吃惊,偌大的长安抵得上十个新罗金城,新罗引以为傲的繁华,在大唐面前,不值一提。
而最让她吃惊的是,大唐废除了坊市隔离政策之后,如今的大唐遍地都是本地商人、
外国商人所开的店铺。
街上隨处可见新鲜的玩意儿,诸如牛角、香料这些海外之物,也不必跑到西市专门购买,至少在金氏目光所及之处,已经有两三家贩卖香料的店铺了。
真是越看越让她心惊。
金氏忍不住道:“长安的繁华当真是世所罕见,我新罗纵然是举全国之力,恐怕也难以打造诸如长安这般雄伟的城市。”
旁边跟著的贴身婢女面面相,她们这位王太后,既是先王王后,又是曾经的新罗武烈王的外孙女,身具真骨血脉,平日里眼高於顶,没想到到了长安,却是傲气全无。
正在这时,一阵香味从街道上缓缓飘来,金氏鼻子微微一动,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街头那大唐老头儿黑乎乎的罐子里放著的东西,正是烤得酥脆的红薯。
作为新罗贵族,金氏当然听说过大唐的这红薯,她也曾听说过此物在大唐產量极高。
先王在时,曾经想过要將这红薯引进新罗,不过后来一系列政治斗爭加上跟大唐的外交纠葛,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没想到等她到了长安,却是见到这东西隨处可见了。
金氏低声道:“君舟民水,那位大唐的天后和杨家令,可谓是真正的將那位太宗皇帝的话贯彻到了实处。”
“也难怪,这对岳母女婿的组合掌权之后,大唐便一片欣欣向荣,甚至对上吐蕃也是连连胜利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