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事后诸葛亮登场(2/2)
看着诸葛亮一会儿“见鬼似的”,一会儿又自言自语“临阵讨贼”,崔钧不由惊退一步:“孔明,你莫非中邪了?”
中邪?
哈哈!
诸葛亮不由放声大笑。
狂放的笑声,竟将风雨声都盖过。
自刘备病逝于白帝城,诸葛亮又当爹又当妈,事无巨细咸都决之,几乎十年没笑过,鞠躬尽瘁,累死五丈原。
本以为“苍天何薄”,没想到苍天竟然让诸葛亮回到了十八岁!
这让诸葛亮有一种苦尽甘来的畅快淋漓感,只想用大笑来宣泄!
“糟了,孔明真中邪了!那我找谁借衣物去?”崔钧顿时变成苦瓜脸。
话音刚落。
又听得诸葛亮嘁了一声:“你又不是第一次来亮的草堂,想借衣物自取便是。”
崔钧将信将疑的盯着诸葛亮:“没中邪?”
诸葛亮笑容一滞:“亮若中邪,必不借衣物与你。”
崔钧一溜烟似的冲进诸葛亮的草堂,熟练的取来诸葛亮的衣物换上:“等崔某穿好了,再仔细瞧瞧孔明你有没有中邪。”
诸葛亮笑骂一声,也取了一套干净衣物换上。
虽说十八岁时身强体壮,但也不能一直淋雨。
见诸葛亮举止变得正常,崔钧也暗暗松了一口气,分享最新听闻的北方时事:“听闻曹操自屠吕布后,就表刘备为左将军,出则同车,坐则同席,礼之甚重。曹操又添一猛虎为爪牙矣。”
诸葛亮心神一震。
不久后,刘备就会离开许都且假借阻拦袁术北上之机重踞徐州。
然而刘备并非曹操对手,重踞徐州不久就会被曹操击溃,之后蹉跎岁月,髀肉复生,错失了再兴汉室的最佳时机。
即便有诸葛亮出山相助,最终也只应了水镜先生那句:卧龙虽得其主,但不得其时。
而如今。
诸葛亮自五丈原归来,又知晓了未来之事,倘若能抢在曹操之前抢占天时,或可再兴汉室!
想到这里,诸葛亮的心情不由添了几分激动。
隆中对三分天下的战略只是诸葛亮的下限而非诸葛亮的上限。
当时的刘备,就新野一小城。
兵不满千,将不满十,就连钱粮度用都得靠刘表支持。
偏偏势力如此弱小的刘备,竟然想要“再兴汉室”。
偏偏如此地狱模式的委托,诸葛亮不仅接了还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
这活儿,也就诸葛亮敢接!
诸葛亮的三分天下可不是赵括的纸上谈兵,纵观历史上刘备的战略推进,基本都是按照诸葛亮的三分天下来执行的。
只可惜襄樊一场大雨,让关羽擒了于禁也让关羽丢了荆州。
不仅直接导致隆中对战略濒临崩溃,还让迟暮的刘备不得不铤而走险的与孙权决战,最终让隆中对的战略彻底宣告失败。
虽然诸葛亮在执掌朝政后鞠躬尽瘁的北伐中原,但依旧没能完成与刘备的约定。
逆天而行,千古遗憾。
如今这一切都尚未发生且诸葛亮又自五丈原归来,诸葛亮更希望“卧龙既得其主,更得其时”。
“州平,我想回琅琊祭祖。”
沉思良久,诸葛亮有了决定。
“孔明,你真的是要回琅琊祭祖?”
看着语气忽然变得坚毅的诸葛亮,崔钧狐疑的盯着诸葛亮,直觉告诉崔钧,诸葛亮回琅琊绝非祭祖这般简单。
“是,也不是。”
诸葛亮沉吟片刻,给了崔钧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孔明不想说,那我也就不问了。只是走襄阳去琅琊,路途遥远且沿途又多贼匪,你最好能带几个随从护卫一同前往。”
崔钧没有寻根究底。
君子之交淡如水,重在宽怀理解,而非苛求强迫。
随从护卫?
一瞬间。
诸葛亮脑海中闪过几个人影。
徐庶、庞统、黄忠。
欲成大事,岂能无贤才虎士相助?
尤其是徐庶和庞统。
一想到二人的结局,诸葛亮就感到无比的痛心。
“元直之憾,士元之恨,就由亮来改写吧。”
大佬们,有月票的捧个月票场,没月票的捧个追读场。
新书榜热度排名,按【追读人数】>【月票数量】>【阅读时长】>【阅读人数】>【评论数量】决定
感谢。
感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