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张飞立誓:俺太想进步了(2/2)
想拉拢人心,得先识人心。
为免意外。
在徐庶三人离开后,刘备又令夏侯博挑了五十机灵的白毦兵,入东海打探消息以及提供支援。
夏侯博跟陈到一样,都是刘备被曹操任命为豫州牧的期间投奔刘备的。
虽然姓夏侯博又是谯县人,但夏侯博跟夏侯渊夏侯惇等人并非近亲。
又如颍川袁綝,虽然跟汝南袁氏和陈国袁氏有点儿渊源,但也属于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
所谓渊源,其实是在涉及利益时论一论祖上渊源、再认同一个祖宗,可以减少彼此间的矛盾。
除此外,大抵就如某飙台词一般:“走时把那电视给我砸了,什么档次,和我用的一样!”
下邳到郯县两百余里。
三五日间就能抵达。
徐庶深知刘备着急拉拢昌豨的用意,故而未在路上耽误,仅用了三日就抵达了郯县。
探得昌豨在城外打猎,徐庶与孙乾一商议,遂先打着“康成公门下北海孙乾孙公祐”的名号,拜访昌豨的妻儿。
北海郑玄在青徐一带颇具名望。
去年。
刘协征辟郑玄为大司农,位列九卿,又赠郑玄豪车一乘,请郑玄乘车入许都。
所过郡县,长吏无不送迎。
名望可见一斑!
虽然郑玄到了许都后借口有病告老还乡,但此举不仅没有影响郑玄的名望,反而让郑玄更受尊敬,乡人皆称“郑司农”。
郑玄的门人孙乾亲自来拜访,昌豨的妻儿压根不敢有半点儿怠慢。
一面安排酒水招待孙乾三人,一面派人急急出城寻昌豨。
孙乾谨记刘备的叮嘱,一面盛赞昌豨妻儿的德行,一面又取出郑玄注的《毛诗》赠给昌豨的发妻。
相传郑玄家中的侍婢都通晓《毛诗》,曾有一婢女犯错被罚,另一婢女戏言“胡为乎泥中”,犯错婢女答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前者引自《诗经.邶风.式微》,大意是“你为什么跪在地上”
后者引自《诗经.邶风.柏舟》,大意就是“向他报告事情,刚好撞见他发怒”。
此事被乡人口口相传后,掀起了诸户女子《毛诗》热,更有大户女子重金求郑玄注的《毛诗》。
不论是昌豨的发妻真心想学《毛诗》,还是单纯的想要附庸风雅,孙乾送《毛诗》毫无疑问是送对了礼!
昌豨的儿子年幼,孙乾则赠了一本郑玄注的《孝经》,喜得昌豨的胖儿子眼都眯成一条线了。
等昌豨自城外匆匆归来,耳边听到的尽是妻儿对孙乾的夸赞。
扫了一眼孙乾三人。
当目光落在黄忠身上时,昌豨下意识的绷紧了肌肉。
【此人好生魁梧!双目炯炯,气如磐石,定不是无名之辈。】
再看徐庶时,儒雅而不失英气,亦令昌豨忌惮且疑惑。
“不知公祐先生入我陋室,所为何事?”昌豨不知孙乾目的,试探而问。
孙乾淡然而笑:“自然是奉车刺史之命而来!”
车胄?
昌豨心头冷笑,眯眼而问:“我听闻公祐先生早已拜入刘备麾下,怎又改投车胄了?”
一口刘备,一口车胄,尽显傲慢。
大佬们,有月票的捧个月票场,没月票的捧个追读场。
新书榜热度排名,按【追读人数】>【月票数量】>【阅读时长】>【阅读人数】>【评论数量】决定
感谢。
感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