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衣带诏野史,庞统的计策太脏了(2/2)
董承、吴硕等人不会出卖?
没关系!
董承的家奴没有董承、吴硕等人口风紧。
家奴私通小妾,是虚构的?
没关系!
玩的就是虚虚实实。
只要藏在暗处的人忍不住冒头,定然就是董承的同谋。
徐庶沉吟片刻:“话虽如此,但将军不可不提防。”
“倘若曹操真得了衣带诏名单,且名单上真有将军的姓名,将军就危险了。”
刘备点头,嘴角泛起笑意:“先人有夺人之心,军之善谋也,倘若心存侥幸,必失先机。”
“孔明和士元,亦是如此相劝。”
“故而在得到消息后,我就采纳士元计策:派麾下颍川人袁綝,谎称是曹操使者,暗中给车胄送了一道密令。”
庞统的计策挺脏的。
假使刘备惊惧自疑而举兵反曹,曹操就占了义理,甚至还有委屈:
我对刘备视若兄弟,更呼其为‘英雄’,既请天子封刘备为侯又请天子拜刘备为将,结果刘备要反我?
可用了庞统的计策就不同了。
不是刘备要反曹操,而是车胄要除掉刘备,刘备才是占了义理且受委屈的一方:
我兢兢业业的为车胄招募徭卒转运粮草物资,结果车胄要杀我?
孟德啊,你跟我讲实话,车胄是不是你暗中指使的?
即便曹操能看破真相,但对外人而言就是车胄“逼”反了刘备。
刘备还能再来一封《辞司空表》,控诉曹操亲小人、远贤臣,竟偏信流言猜忌忠臣义士。
在为刘备找理由上,庞统颇擅其道。
史载刘备不愿违背信义去夺刘璋基业,庞统就以“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为信”来劝刘备。
大意就是:施行信义要根据具体的形势而变化;先用非常手段夺取权力,再用道义来维护统治;待局势稳定后,将功勋者分封为大国诸侯,这样做就不算背弃信义。
可见一斑。
得知庞统已经为刘备规划对策,徐庶暗暗松了口气。
想到刘备即将正式与曹操反目,徐庶又隐隐有几分兴奋。
大丈夫当持手中长剑,与天下智者争锋,立不世功名!
刺史府,车胄别院。
假冒曹操使者的颍川袁綝,催促车胄:“车刺史,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若等刘备得知许都变故,车刺史可就没有还手的机会了。”
车胄眉头紧蹙,面有犹豫:“左将军一向受司空器重,或许其中有什么误会。”
袁綝冷哼:“车刺史,不要忘了!是司空赏识你的才略,才力排众议让你当上徐州刺史,切不可因为刘备一时恩惠,就忘记了司空往日厚恩。”
闻言。
车胄面色更苦。
挣扎了许久后,车胄这才艰难开口:“实不相瞒,下邳早为左将军暗中掌控。非我不愿,而是不能。”
袁綝故作大惊,拔剑指向车胄:“车胄,你竟敢背叛司空?”
大佬们,有月票的捧个月票场,没月票的捧个追读场。
新书榜热度排名,按【追读人数】>【月票数量】>【阅读时长】>【阅读人数】>【评论数量】决定
感谢。
感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