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诸葛亮舌战群儒,有人坐不住了(2/2)
就连华彦的信使入高唐县,都得三审五查!
下意识的,华彦想到了袁谭那句“我只让左将军在平原暂代一年,平原的官吏士民又岂会被左将军拉拢?”,不由叹息。
一年?
真要让刘备暂代平原相,别说一年了,三个月都能让平原诸县唯刘备马首是瞻!
使君啊,你这是引虎入室啊!
想归想,华彦并未给袁谭去信。
虽然没有王脩等人的才德但能受袁谭器重和信任,华彦的倚仗是出色的察言观色技巧。
袁谭现在对刘备敬慕有加且又想利用刘备来达成打压袁尚的目的,不会听华彦的劝谏。
华彦亦非喜欢直谏的贤臣!
忠言逆耳。
华彦可不想因为直谏而被袁谭厌恶。
念及此。
华彦决定亲自走一趟高唐。
而为了不引起刘备的怀疑,华彦还准备了厚礼,以示对刘备的“敬慕”。
得知华彦携礼而来,诸葛亮瞬间有了判断:“华彦素无德行又善于见风使舵,而今向左将军示好,定非真心。”
刘备深以为然:“我亦知此人定非真心。但华彦是平原国的功曹,总揽平原国的诸县任免,可结交不可得罪,以免坏了大事。”
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
君子爱惜羽毛,小人无所顾忌。
昔日左丰构陷卢植的往事犹在眼前,刘备不得不谨慎。
一个携礼有备而来,一个不愿得罪小人。
华彦与刘备的会面,显得格外和谐。
席间欢声笑语,犹如故友重逢一般。
“左将军豪气,乃华某平生仅见。”酒水下肚,华彦舌头打着颤。
刘备笑容挂在脸上,和煦如风:“华功曹海量,我自叹不如。”
“论喝酒,华某还没怕过谁!”华彦大笑,语气颇有自得。
半醉半醒间,华彦又眯着眼睛,故作“奇怪”:“早在左将军派人入临淄见袁使君时,袁使君就派人去了黎阳,将左将军北上诸事据实相告。本以为大将军会欣然来迎,不曾想大将军至今仍未派人来迎接左将军。甚为奇怪!”
“或许是大将军军务繁忙,无暇顾及。”刘备不知华彦用意,平淡的接过话头,又举目示意诸葛亮了。
诸葛亮会意,轻摇羽扇,迷惑人的假设张口即来:“或许是大将军不喜袁刺史,亦或者有人不愿意大将军得知左将军北上。”
华彦眉头挑了挑,佯怒道:“应该是袁尚那厮,从中作梗!左将军不用担心,若大将军不派人来迎接左将军,左将军就留在平原暂代平原相,何必去受袁尚的恶气!”
借着酒劲。
华彦或是发泄不满,或是点评诸人,或是自诩才智,看似东一句西一句,实则饱含挑拨之意。
【看来华彦这厮,不太喜欢我留在平原国啊。】
刘备猜出了华彦的真实想法。
在高唐县暂住的刘备,营造的声势太大,颇有喧宾夺主的味道,让华彦感受到了威胁,而华彦又不敢明着让刘备离开平原国,故而仗着酒劲一个劲儿的挑拨,想让刘备与袁尚起冲突。
昨天出躺远门,竟然中招了。都2025了竟然还有流感。我去睡个觉,第二更晚点再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