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掌剑印,图幽州,事后诸葛亮再发力(1/2)
第68章 掌剑印,图幽州,事后诸葛亮再发力
“亮既受左将军剑印,自当为左将军谋基业。”诸葛亮目光灼灼。
在白马之战前,诸葛亮就有详细的谋基业方案,且与刘备、庞统都有商讨。
刘备离开高唐前将剑印交付给诸葛亮,明面上是让文武诸人听从诸葛亮的号令,实则是让诸葛亮全权负责方案的执行。
诸葛亮示意关羽稍安勿躁,又召张飞、庞统、简雍、孙乾四人一并入府议事。
待众人皆至,诸葛亮又取出一卷地图。
摊于榻上,示与众人。
“据亮所知,袁绍虽然消灭了公孙瓒,但幽州尚有阎柔、鲜于辅等人不服袁绍,可设法拉拢阎柔、鲜于辅等人为助力。”
曹丕称帝后,曾派鲜于辅入蜀汉劝诸葛亮投降。
故而,诸葛亮对鲜于辅的往事以及幽州诸势力对袁曹刘三家的态度都有相应的了解。
诸葛亮既然要为刘备谋河北,自然不可能对河北的人和事两眼一抹黑。
有深入的了解,才有发言权。
诸葛亮亦记得:公孙瓒死后,鲜于辅采纳了长史田豫的计策,暗中归附了许都朝廷;阎柔亦在曹操攻破南皮后,归附了许都朝廷。
之所以会归附许都朝廷,并非是阎柔、鲜于辅等人对曹操有多么的崇敬和爱戴,而是基于天下大势明哲保身之举。
诸州县中,不具备争雄天下的小势力,大抵都会依附一方大势力,以求苟全性命于乱世。
陈登如此。
阎柔、鲜于辅等人亦如此。
“公孙瓒杀刘虞后,阎柔被推举为乌桓司马,招诱乌桓、鲜卑,得到胡、汉数万人,败渔阳太守邹丹于潞河之北,又与袁绍诸军破公孙瓒于鲍丘。”
“阎柔有能力有野望,且袁绍对阎柔又颇为恩宠,以左将军目前的出身和威望,拉拢阎柔,恐怕会惹阎柔嘲笑。”
在诸葛亮提出拉拢阎柔、鲜于辅等人的方略后,简雍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张飞闻言,不乐意了:“宪和,你怎能长他人志气灭大哥威风?大哥乃中山靖王之后、宜城亭侯、左将军、豫州牧,论出身、论威望,哪里差了?”
“阎柔一介俘虏出身,自幼跪伏于鲜卑、乌桓脚下,更杀害护乌桓校尉邢举,无义小人,怎敢嘲讽大哥?”
“若阎柔敢对大哥不敬,俺定取他首级!”
虽说有庞统的劝谏,但张飞敬君子而轻小人的秉性也不是一日两日能改掉的。
阎柔少时被鲜卑、乌桓掳掠为俘虏,后为鲜卑、乌桓亲善信任,为求上位又杀护乌桓校尉邢举取而代之。
虽然阎柔在幽州有名望,但张飞就瞧不上阎柔。
见张飞犯浑,关羽赶紧拉了张飞一把,低声斥道:“三弟,不可莽撞!”
跟着诸葛亮的时间越久,关羽对“拉拢之术”的理解就越深。
个人好恶不能影响大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即便不能成为朋友也不能成为敌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