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田豫游说鲜于辅,代郡吏兵归附刘备(1/2)
第107章 田豫游说鲜于辅,代郡吏兵归附刘备(2更)
面对王松的询问,刘放只是沉吟片刻,便有了答案:
“昔日董卓作逆,英雄并起,诸郡豪杰拥兵自立,唯有曹公翼戴天子,奉辞伐罪,又所向披靡,强大如袁术都不是曹公对手。如今曹公与袁绍在官渡大战,虽然曹公将士数量不如袁绍,但悍勇更胜于袁绍,我料能定天下者,定是曹操!太守若要与刘备相争,可效仿黥布弃南面之尊而仗剑归汉,投身委命于曹操。如此,便是杀了刘备,袁绍也奈何不了太守!”
简而言之:曹操能定天下,王太守你赶紧去投曹操。
“话虽如此.”王松抚摸短髯,语气纠结:“但我若投身委命于曹操,今后定会被调往别处任职。更何况,官渡战事尚未有结果,现在派人结交曹操,为时过早。”
在渔阳,王松能当一个我行我素的土皇帝;跟曹操,王松言行皆不能由己。
二者权力大小,无法相提并论。
故而,能不依靠曹操,王松便不愿依靠曹操。
念及此。
王松又道:“以我之见,可先与广阳的阎柔、代郡的鲜于辅,以及乌桓诸王联手。如此一来,便不用担心击败了刘备后会引来袁绍大军。倘若曹操真的能定天下,定可在官渡击败袁绍,届时投身委命于曹操,也不迟。”
能割据一方的,都不是愿意屈居人下的。
刘放考虑的是跟随大势趋利避害,王松考虑的是能否我行我素言行由己,二者并无对错,只不过处于的位置不同考虑的利害便不同。
见王松不愿联络曹操,刘放也不再劝,一面派人去联络阎柔、鲜于银和乌桓诸王,一面整军备战以防刘备。
而在代郡。
鲜于辅自官渡返回,兴奋的在田豫面前炫耀:“幸有国让指点迷津让我投身委命于曹公,方有今日功名。曹公已经表奏天子拜我左度辽将军、封我为亭侯,又命我镇抚本州。”
见田豫面有异样,鲜于辅不由诧异:“国让不为我封侯拜将而感到高兴吗?莫非是怨我没能为国让求得功名?”
自以为猜到了田豫想法的鲜于辅,拍着胸口保证道:“国让放心,我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只等曹公击败了袁绍,我便可将袁熙取而代之!等我当了幽州刺史,国让便是幽州别驾!”
田豫面色更为复杂:“我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鲜于辅更为奇怪:“国让你今日是怎么了?以你我的交情,有什么话不能直言?”
田豫犹豫了片刻,随后咬牙低头,拱手一请:“我想请太守率本郡吏兵归附左将军。”
鲜于辅瞪大了眼睛:“左将军?哪个左将军?”
田豫凝声道:“左将军、宜城亭侯,也是如今由大将军委任的涿郡太守刘备刘玄德。”
鲜于辅脸上的惊讶之色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凝重:“国让,你说的率本郡吏兵归附左将军,是要我投身委命于左将军?”
田豫郑重点头:“正是此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