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借力打力,刘备又将袁熙给忽悠瘸了(2/2)
袁熙不知二将作何想法,只顾热情的与刘备攀谈。
舞乐渐起,丝竹管弦之声悠扬如仙音。
琴瑟轻拨,如细泉流响;笙箫低和,伴舞姬翩跹。
裙裾翻飞若惊鸿之姿,舞者进退若雅致风流。
尽显名门华贵。
刘备亦是频频举樽与袁熙共饮,言谈之间又时不时的夸袁熙的名门风流。
酒至半酣。
刘备佯醉而叹。
袁熙见而询问:“左将军可是对今日酒宴不够尽兴?涿县苦寒比不上邺城,待来日回了邺城,我定会再设大宴厚请左将军。”
刘备摇头:“袁刺史误会了,方才我想到难抉之事,故而叹息。”
袁熙奇怪问道:“左将军有何难抉之事?若不介意,不妨说与我听听,或许我能助左将军一二。”
刘备犹豫片刻,道:“大将军在官渡势如破竹,袁氏大业将成。尝闻大将军以袁刺史三子各镇一州以观才能,也不知今后谁能继承大将军基业。天下纷乱,群雄并起,强者为君,弱者择主,我不明大将军会如何择嗣,亦不知今后何去何从,深感抉择艰难。”
袁熙心神一动,又见刘备醉眼迷离似是在“酒后吐真言”,遂又试探道:“左将军醉了。大将军虽以我兄弟各镇一州,但中意的嗣子却是幼子袁尚。”
“哈哈——”刘备摇头而笑:“袁刺史莫要说笑。我在黎阳时,许攸便劝大将军立袁谭为嗣,郭图、辛评等人也支持袁谭为嗣,如张郃、高览、孟岱等将皆认为袁谭最贤。大将军即便中意袁尚也不能强令许攸等人支持袁尚啊。自古以来,君王无家事,并非大将军中意袁尚,袁尚就能当上嗣子。”
话音未落,刘备又叹:“可惜,袁刺史你无争嗣之志。”
袁熙一开始还在思考刘备的用意,直到听到刘备最后一句话时,瞬间便酒醒了大半。
仔细想了想,袁熙便提前结束了今日的酒宴,让韩珩、焦触、张南等文武先行退去,只留刘备一人。
“左将军方才所言,颇有道理。”袁熙小心翼翼的询问:“若我有争嗣之志,左将军可愿助我?”
醉眼盯了袁熙片刻,刘备哈哈一笑:“袁刺史,方才是我酒后胡言,莫要当真!莫要当真!”
袁熙顿感心急。
什么叫酒后胡言?
左将军这是不信我?
念及此,袁熙忙又给刘备斟了一樽酒,敬道:“我与左将军一向友善,左将军讨平六郡时,我也对左将军全力相助。左将军今日却不肯以真心示我,莫非以为我袁熙是无信小人?”
刘备佯装受惊,忙起身道歉:“袁刺史误会了。挑唆兄弟相争,有违德理,方才失言妄语,袁刺史莫要见怪。”
袁熙忽然语气忿忿:“兄弟?哼!袁尚自恃受宠于大将军,可从没将我视为兄长。即便我对袁尚鞍前马后,在袁尚眼中我也只是个卑贱庶子。难道就因我是婢女所生,便辱了袁氏门楣吗?”
“袁刺史,慎言!”刘备正色。
袁熙将酒樽狠狠的砸在酒案上,又起身向刘备行了一礼:“我自知才能浅薄,既不如袁谭刚勇而得诸文武青睐,也不如袁尚貌美而得大将军欢喜。但我不是无争嗣之志,而是实力不济,空有大志而无法施展。我知左将军乃当世英雄,若能助我得取袁氏基业,我愿与左将军共享!今后共佐天子,分掌文武,我为司徒,左将军可为大将军!”
一席话,袁熙自认为说得慷慨激昂。
看着刘备那“平静”变为“震惊”,又由“震惊”变为“钦佩”的眼神,袁熙又深感得意。
良久。
又见刘备起身回礼道:“袁刺史辅佐天子安定万民之志,我深感佩服。我亦有助袁刺史之意,又怕袁刺史不愿,故而踟蹰。”
袁熙大喜,忙又问道:“不知左将军有何良策教我?”
刘备不动声色:“幽州贫瘠,兵少民寡,以袁刺史目前的势力是无法与袁谭和袁尚抗衡的。唯有借力打力,方有一线可能。”
袁熙动容又问:“如何借力打力?”
刘备压低了声音:“借袁尚之手,先除许攸!”
2更奉上,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