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刘备的锄头挥得好,袁绍尽耍小聪明(1/2)
第142章 刘备的锄头挥得好,袁绍尽耍小聪明(2更)
见袁绍似有被说动的迹象,逢纪心头不由一慌,构陷田丰的是逢纪,田丰不死,逢纪便要受罚。
念及此。
逢纪厉声而斥:“左将军荒谬之论!我河北根基深厚,岂是一战可倾?官渡之败,不过是疥藓之疾!大将军坐拥四州,户口百万,袁氏门生遍布天下,大将军更是名震海内。曹操虽然侥幸胜了一时,但其坑杀降卒,暴虐成性,早已尽失河北人心。同仇敌忾之下,大将军何愁不能卷土重来,一雪前耻?而左将军却巧言令色,将大将军一时挫败比作天命倾颓,是何居心?”
“田丰幸灾乐祸,竟当众嘲笑大将军兵败!此等狂妄悖逆之徒,若不严惩,何以震慑宵小?何以维护军国法纪?大将军诛杀不敬之臣,正是为整肃上下,稳固军心!左将军却冠以‘祸不远矣’之论,岂非危言耸听?”
“再者,左将军今日强闯府门,公然袒护逆臣田丰,更与那群邺城刁民聚众滋扰大将军府!此等行径,已是僭越!左将军口口声声忧虑邺城安危、河北基业,然而观左将军所作所为,岂不更易滋生混乱,动摇根本?”
“在下听闻,左将军昔日与那曹操可是颇有旧谊啊?如今在邺城如此行事,究竟是意欲何为?莫非要替那屠戮河北子弟的曹贼,先乱我军心民心不成?”
若论挑拨离间、搬弄是非,逢纪亦可称得上是佼佼者了。
一番说辞,声色俱厉,再配合那精湛的演技,竟又将祸水引向刘备。
原有所动摇的袁绍,在听了逢纪的话后,竟又坚定了要杀田丰的想法。
同行的袁熙听得气愤不已,喝道:“逢纪,你怎敢在此谗言挑拨?”
逢纪瞥了一眼袁熙,冷笑一声:“熙公子直呼我名,莫非不识礼?你身为大将军之子,不仅不为大将军尽人子之孝,反与左将军强闯府门。意欲何为?莫非你得了幽州六郡便骄矜自傲,想要效仿谭公子欲与尚公子争夺嗣位?”
袁熙心事被说中,不由大骇。
正欲再言时,又被刘备拦住。
刘备大笑道:“久闻南阳逢元图能言善辩,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话锋一转,刘备又厉声而呼:“大将军在府中养病不识窗外事,然而邺城内外如今是何景象,你逢元图岂能不知?你眼中只见田元皓一句‘不当之言’,却对这满城缟素、万民同悲不闻不问,对这城门不守、将士心死视而不见!”
“人心如镜,见者自知!今日吏民聚于府外求情,非为逆臣,只为公道!大将军若因你谗言,执意斩杀忠义之士,岂非让河北吏民寒彻骨髓?!城外曹军若至,又有何人愿再为大将军挥戈死战?”
“至于曹贼!我与之早已势不两立,血仇不共戴天,数万士民更与我北上涿县,皆可为证!你却以此诬我,是欲挑拨离间,还是想陷大将军于众叛亲离之绝境?!你问我意欲何为,我更想问你是何居心?”
刘备这番言辞慷慨激昂,掷地有声,将逢纪的谗言撕得粉碎,也再次震动了袁绍。
逢纪则是没想到刘备的口舌之术竟会如此犀利,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嘴唇哆嗦着想再说什么,却又一时之间组织不出能反驳刘备的言语,终究没敢再开口。
袁熙在一旁则是听得热血沸腾,紧握拳头,方才逢纪的冷嘲,气得袁熙只想动拳头不想讲道理,而此时刘备的犀利反驳,让袁熙暗呼“爽快”。
袁绍的脸色也是急剧的变化,又见逢纪被刘备辩得噤若寒蝉,脸上也浮现出了羞惭,语气中夹带几分复杂和狼狈:“玄德所言甚善,是孤所虑不周。”
随后,袁绍又厉声呵斥逢纪:“因你之故,险些令孤误杀忠义之士,念你累日功劳,今日便不罚你,如有再犯,定罚不饶!”
逢纪脸色煞白,怨毒的瞪了刘备一眼,却不敢有半点忤逆。
袁绍又急令人去释放田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