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审配的绝户之计,被说服的袁谭袁尚(2/2)
审配急劝,“大将军曾断刘备归路,仇怨已结,刘备岂会真心救援?即便来了,也定会坐山观虎斗,待我军与曹操两败俱伤,再图谋坐收渔利!彼时,我等或尚可投效,但大将军你只能幽居别院了!大将军,万不可心存侥幸!”
见袁尚仍有踌躇,审配再献后策:“若事有不济,我定死守邺城为大将军断后,大将军则可退往河间。袁春卿驻军河间,可为依托。大将军再至渤海迎回袁公,以袁公之威望,刘备必不敢相阻。大将军归还印绶后,袁公感念我等死守邺城之忠,定会联合刘备出兵解围。大将军暂忍一时之困,未必不能东山再起!”
见审配将前事后事都谋划妥当,袁尚心头的疑虑也逐渐消失,眼神一狠,道:“孤这便派马延带兵追杀!定要取二人首级!”
在邺城众人中,审配是最怕邺城失守的一个。
审氏家业都在魏军,邺城若失,审家也就完了。
兼之审配的两个儿子又都死于曹操之手,审配对曹操有不共戴天之仇。
郭图其实没有骂错,审配就是要拿全城军民性命赌一把胜败,只有赢了,审配才能保住家业。
若是输了,即便逃往别处也只是个流离士人,就跟郭图等颍川士人一样,都只是一群无根之萍。
故而。
审配在发现袁尚不敢搏命后,才会为袁尚谋划后事,意图简单明确:即便破釜沉舟之计败了袁尚也能活命,也有机会东山再起。
对袁尚而言,干大事败了若也能活命,那这大事就有值得放手一搏的价值。
说服了袁尚后,审配又退出大将军府,孤身来见袁谭,欲说服袁谭一并执行破釜沉舟之计。
闻得来意,袁谭不由冷笑:“当初也是在这邺城,你和逢纪要困我于驿站,如今却要我助你成事,凭什么?邺城若失,我尚可退守青州。青州地势崎岖,远离许都,即便是曹操亲征也难以取胜。何况,我又未断刘备归路,亦可与之结盟,何必在此陪你冒险?”
审配凝声劝谏:“车骑将军真以为邺城若失,你还能返回青州?你能想到的,曹操岂会想不到?”
被审配戳中,袁谭不由脸色一冷,右手更是按住了刀柄,似乎有一言不合就拔刀的迹象。
审配见状不惧,再次提议:“倘若事有不济,车骑将军可带兵先撤,由我在邺城断后。如此,车骑将军即便败退,亦可带走部分兵马,总比弃万余大军孤身逃回青州强。青州虽地势崎岖,可将军若无兵马,一地方豪强便能取你性命,更可能拿车骑将军的人头向曹操请功。”
“还请车骑将军,三思!”
4更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