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夏侯渊中激将法,牵招夜袭曹营遇伏(1/2)
乐成城外,夏侯渊、徐晃、李典三人,也领教了徐庶所遣旗使的跋扈气焰。
若非李典以“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之由力劝,盛怒之下的夏侯渊,险些当场挥刀斩了那使者。
李典此举也不是要回护敌使,实乃深谙战阵规则:大战当前,后续必有遣使周旋之事,或是威胁或是利诱,或是换俘或是商榷。
若己方先坏了规矩,日后对方必无所顾忌。
“徐庶小儿欺人太甚!公明,速速整军!某定要踏平成平,生擒徐庶,一泄心头之恨!”夏侯渊暴怒难抑,当即就要下令整军,直扑成平。
徐晃见状,急忙进言:“将军息怒!末将观之,此事大有蹊跷,当谨慎为上!”
夏侯渊目光如刀,剜向徐晃:“公明何故迟疑?莫非怯那徐庶?区区无名之辈,何足惧哉?”
徐晃神色不变,沉声再谏:“将军神勇,威震寰宇,末将岂有畏缩之理?然兵者凶器,圣人慎之。徐庶虽非名门宿将,但能出任左将军长史之职,且敢孤军来援,必非庸才。今日遣使挑衅,分明暗藏算计,将军不可不防啊。”
夏侯渊冷哼一声:“哼!虚张声势罢了!成平小城,墙矮池浅,纵有奸计,又能奈我何?待我挥军速攻,旦夕可破!”
徐晃见其生出轻敌之心,恳切再劝:“将军三思。我等奉命攻取河间,乐成方为心腹大患,我军重兵围困,意在迫其决战或坐困其弊。若此时分兵攻取成平,一则此处围城之力削弱,恐予田丰、牵招可乘之机;二则途虽不远,但徐庶若真有准备,或于途中设伏,或凭城固守耗我锐气,纵使攻下成平,于我夺取乐成又有何益?末将以为,当专注乐成,或待其疑兵自露行藏,或遣精骑斥候详探其虚实,方为良策。切莫令竖子以狂言扰我军心而失却主攻方向。”
李典接过徐晃话头,亦是语气恳切:“夏侯将军,公明所言在理!徐庶此策,绝非莽撞,深合‘虚者实之,实者虚之’之诡道!彼必深知将军性情刚烈如火,故特遣使者言语相激,意欲诱将军移兵他处!试想,若徐庶果真兵精将勇,为何不驰援乐成、反守成平小邑?此为最大纰漏!其所称‘两千’之数,恐亦虚张声势,壮胆之词耳。我军若因此怒而攻之,正中其下怀!彼之图谋,应是为了拖延时日,分我军势,以助田丰、牵招守城,或为刘备援军集结喘息争得时日!””
“够了!”
夏侯渊一声断喝,压下了二人的劝谏。
徐晃、李典虽剖析精准,但言辞过于直白,尤以李典点破徐庶策略乃针对夏侯渊性情,更惹夏侯渊焦躁。
即便李典本无他意,在夏侯渊听来也是暗含讥讽。
兼之“白地将军”之耻如芒在背,夏侯渊亟需一场大胜来洗刷污名,打出“虎步河北,天下无敌”之威名。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夏侯渊沉声而道:“公明审慎,乃为将之常;曼成明察,具识人之智。然而司空常有训戒,战场之上,兵贵神速,有疑当察,有虚当破!岂能因猜疑而坐失破贼良机?我意已决!曼成,你留于乐成城外,严密监视牵招、田丰动向!公明,你随我速点步骑三千!兼程倍道,直扑成平!我倒要看看,这徐庶有何通天手段,能挡我兵锋!今夜,必破成平,生擒此獠以雪此辱!”
徐晃、李典对视一眼,皆觉无奈,夏侯渊拿出曹操的训诫,方才的劝谏就已经无用了,总不能说徐晃和李典比曹操更善于用兵吧?
“夏侯将军立功心切,此番焦躁前往,我担心会有闪失,公明务必谨慎。”李典低声对徐晃叮嘱。
徐晃亦是明白,点头道:“曼成亦需谨守营寨,切莫给田丰、牵招可趁之机。”
二将低声商议片刻,终究没再出言反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