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替君分忧(1/2)
第101章 替君分忧
宥州的陈绍府邸,便是定难军承宣司。
定难军中的‘军’,其实是个特殊的地方行政单位,具有军事防御和行政管理双重功能,通常设置在战略要地或边境地区。
因为这个单位内,军政一体,权力太大,所以一般不会划太大的地盘。
定难军,纯属是因为这里是西夏的土地,是人家陈绍自己打下来的。
他受封时候,只有一个盐州和宥州。
而陈绍手下的兵马,也被称为定难军,则是一种习惯性的代称。
就如同鄜延路的兵马,被称为鄜延军;泾源路兵马,被称为泾源军一样。
定难军,属于是一词两义。
如今新式的军服已经做出来许多,被宥州城里的商队,源源不断地运往各地。
与宋军传统袍服区别开来,让陈绍有一种独立于大宋之外,又吃尽大宋红利的爽感。
他知道,自己还能爽一两年,在童贯出兵然后大败之前,朝廷都需要自己来挡住西夏。
这段时间,宋廷会尽力安抚自己,以免后方起火。
他的承宣司布置还算简单,堂上更像是一个统兵主帅的节堂,如今也聚集了十几个幕僚、书记,负责平日里的行政管理。
厅内坐着一些商人,陈绍坐在上首与他们说话。
虽然陈绍觉得古人重农抑商,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定难五州这地方,如今全靠商人盘活。
大宋对商人已经是足够开明的了,陈绍这里,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聊着聊着,说到了人心、分利和经营的关系,陈绍发现他们也挺有见识的。
说起招募女工,缝制战袍的事,商人们纷纷说道中原地区此法施行不起来,若是招募女工,由谁管理?
一群妇人聚在一起,一旦有男人来管,容易被家属围殴。
真打死人了,法不责众,当地官员甚至还会偏袒聚众打人的家属。
陈绍呵呵一笑,道:“就是在我这里,你们也要好生注意,多多报备,更不能做出趁机勾引良家妇人的事来,否则我这里也是法不责众。”
商人们纷纷笑着恭维,说节帅真是风趣。
边境地区的百姓,相对现实一些,尤其是西北这里常年打仗。
命都是朝不保夕,谁还管那些糟心事。
不过要是真有过分的事情发生,偏向民间而不是偏向商人,几乎是所有官府的共识。
这钱赚的轻巧,就得承受风险,绝对不可以激起民变。
否则的话
金樽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当然,只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去做,而不是只顾着赚钱,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等到正午时候,商人们推举出领头的谭凛来,笑道:“小人们在城中酒楼,备下了午膳,不知节帅肯否赏脸。”
陈绍摆了摆手,笑道:“外面的我吃不惯,正好与你们没有聊够,就在我府上准备些酒菜,咱们一起吃吧。”
他不愿出去赴宴,酒菜下毒这种事,在如今很难检测出来。
拿根银针扎一扎,纯属扯淡;让人试菜也无法试出慢性毒药。
众人一听受宠若惊,纷纷拜谢。
越过一群侍卫,众人来到宴客厅中,有侍卫进来摆桌,商人们都有些坐立不安。
落座之后,又闲聊了一会,饭菜终于准备好了。
每张小几上都摆着三菜一汤,外加一碟小咸菜。
陈绍笑道:“招待不周,我平日里就是吃这个。”
商人们倒没有怀疑是他故意羞辱,因为大家都看得见,陈绍吃的确实和自己一样。
而这里上菜的丫鬟,也是黑黝黝的,生的格外朴实,没有一个娇娥美婢。
他们不禁对陈绍多了些敬重。
因为定难军虽然刚成立,但并不穷,只要陈绍想,什么奢侈日子都能过得上。
节帅这个年纪,大权独揽,却能克制住自己的欲望,这太可怕了。
陈绍让侍卫给他们倒酒,然后笑着举杯道:“我一直觉得,所谓的商道,就是利用车马船泊,将货物互换有无,来赚取差价。”
“定难五州,乃是天然的商路,我愿意出钱出人,整饬道路,诸位也多多在宥州、银州、洪州等地,开设车马行,将咱们定难五州出产的货物,多多的带出去,将咱们紧缺的货物,多多的运进来。”
谭凛当即起身,敬了一杯酒,“节帅此论甚高,我等定然全力以赴!”
陈绍点了点头,等到开战时候,这些运输手段,自己都可以暂时征用
陈绍需要用到他们的地方还有很多,对他们也就足够客气。
这其实很罕见,尤其是在西北,这些商贾的背后都有西军将门的背景。
但陈绍不在乎,等到北方大地陷入铁蹄践踏时候,一切秩序都荡然无存。
天下兴亡,比什么都重要,所有的事都要给这个让路。
送走了这些商贾之后,陈绍让人清点一下他们送来的礼物。
崔林拿着个账本,想要记录,被陈绍摆了摆手,“记这些作甚,小家子气!”
说完之后,他拿起一张写着字的纸,专心地看了三遍。
然后“呼呼”吹了几下上面未干的墨迹,崔林在一旁赶紧拿一枚玉镇纸压住宣纸。
“这是何物?”陈绍指着箱子里、比洋姜大的泥巴色东西。
箱子看上去十分精致,应该是个好东西。
崔林忙道:“节帅,这就是三七,三年生的上等货,又称豹子头。府上医师说过,这三七有养气补血之效,也能治头痛。此物只有大理才有,像这等成色的三七,个头又大又少,外地极难买到。”
陈绍点了点头,说道:“带上,都带上!和这封书信一起,交到蔡太师的手里,你放心,只要报上名号,他肯定会收的。”
崔林道:“不留下一点自用么?”
陈绍笑道:“不急不急,他用不完,早晚还能拿回来。你别忘了我交代你最重要的事,一定要细致!”
崔林神色一正,躬身道:“属下定不敢忘!”
“好。”陈绍道,“我叫赵山带着几个可靠的亲卫跟你去。到了汴梁,不要到处乱窜,每日里打探些有用的情报即可。实在不行,就在大相国寺里待着,什么都不用做。”
“若是有人要找我陈绍,知道从哪找就行。”
崔林点了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