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放走张觉(1/2)
朱令灵给陈绍接风洗尘,请来了很多文武官员。
主宴摆在朱令府上,由于来的人太多,外面的道路都封了,很多桌就摆在了院子里。
陈绍从大堂出来,耳朵里就“嗡嗡嗡…”的全是人声,太多人闹成一片又听不清他们各自的说话内容,只见那些官吏将士人以群分各自围坐在酒桌旁嬉闹玩笑好不快活。
见了陈绍之后,这些人更是不得了,你一言我一语。
老朱在一旁,看的面红耳赤,这些手下确实有些给他跌份。
好在陈绍不在乎。
管理这些文武官员,不是他干的事。陈绍如今的要做的,只是发现问题,点出问题。
老朱是很有悟性的,他事后肯定会想出办法。
陈绍和一群官员笑呵呵地打着招呼,然后就被老朱带着往里走,他们穿过前院往里走,后边的奴仆把门一掩上,顿时外面的吵闹声就仿佛被墙隔阻其外,声音小了许多,又往北走了一段路就愈发清净。
甚至还有一阵琵琶声传来,吸引了陈绍的注意,他远远看去只见檐下有个帘幕,半遮半掩,朦胧中能看到里面坐着很多女子,其中一个罗裙女子正在那弹琵琶。
陈绍不禁有些好笑,这老朱是学到真东西了,说不得这肯定是他从城中青楼里请来的歌女乐师。
她们的亭子,就在陈绍等人雅间的对面,保证他们能听到曲声,这些人却无法听到他们谈论的内容。
迈步来到一个雅间内,这里只有三个人,全都站了起来。
分别是银州的折冲都尉曲端,银州府通判路奕,还有一个文士。
陈绍瞧着那人有点眼熟,用眼神瞥了一下,朱令灵赶紧介绍道:“大帅,这位是原宝文阁直学士耿南仲,耿希道。”
陈绍恍然大悟,他曾经去过自己府上,被自己打骂了出去。
耿南仲丝毫不尴尬,笑道:“我已辞官,愿来银州府效力。”
他也是在极力掩饰自己的尴尬,而且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即使是陈绍对他冷嘲热讽,耿南仲也决定不走了。
他此前押宝的是太子,但是在中枢汴梁久了,他慢慢看出了太子问题很大,能不能顺利继位都成问题。
而大宋的问题,比太子还大。
他亲眼看着大宋财计的崩溃,曾经整饬了禁军之后,耿南仲以为自己看到一丝希望,但是结果大宋在蔡京手里,很快又沦为官家敛财的工具。
而蔡京,对他们这些人的打击,让耿南仲在汴梁这些年,一丁点权力也摸不到。
整日里在东宫陪那个懦弱无用的太子读书。
“欢迎欢迎。”陈绍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这人官儿做的很大,辞官来投之后,对自己将来打入中原很有用。
陈绍的态度,让耿南仲神色一亮,他再次笃定自己没有选择错。
良禽择木而栖,耿南仲读书多,通晓历代旧事,看的比一般人长远些。
如此世道,女真即将南下,天下能战之军就这么一支了。
东宫那点差事算什么!
朱令灵带着横山七羌投宋,这个功劳其实很大,所以朝廷的封赏甚至一度比陈绍还丰厚。
他的官职品阶也很高,足足是正四品的银州刺史、城防使、市蕃使。
当然官职是大宋给的,权力却是陈绍给的,陈绍也很注意加固他们之间的关系。
一连纳了他三个女儿,亲上加亲。
落座之后,众人寒暄一番,耿南仲突然说道:“前日的咨文,诸位都看过了么?”
“什么咨文?”
“官家有意启用李纲,蔡京可能又要罢相了。”
这个消息,陈绍确实还不知道,可能是因为自己在路上,而汴梁的探子,因为消息的滞后,依旧把情报送到了西平府。
陈绍觉得有些莫名其妙,想到耿南仲久在汴梁名利场厮混,便问道:“蔡相不是干的好好的,这又是为何?”
“官家要用蔡攸宣抚河北、河东了,蔡京再占据着相位,他们父子的权柄就太大了,不合规矩。”耿南仲笑道:“当然,这只是表面原故,若是官家真的想继续用蔡京,就不会让他儿子宣抚河东、河北。”
“说到底,蔡京贪恋权位,已经触及官家的逆鳞,他啊.犯了忌了!”
耿南仲一说起蔡京倒霉,语气里压抑不住地快意。
陈绍却很冷静地在分析,他的侧重点不是蔡京罢相,而是蔡攸宣抚。
蔡攸是什么人,陈绍一清二楚,那是一个真正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物!
光是废物还算了,关键此人极度自私贪婪,在皇帝和蔡京的庇护下,这些年更是胆大包天。
河东河北,如今是多么关键的位置!
历史上,就是蔡攸在河北乱搞,才让完颜宗望突破的那么快!
朱令灵对汴梁的事不太了解,但是他听得很认真,突然插话道:“会不会是赵官家要罢相,才故意给蔡攸个贵重差遣的。”
席上几人,都苦笑起来。
陈绍也是有些无语,这种制衡之道,简直狗屁不通。
蔡攸整日里在你跟前转悠,你真不了解他么?
或者赵佶干脆就希望蔡攸做一个朱勔一样的人,单纯地是要他去外面搜刮些钱财来,供自己玩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