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39迂回行动(下)(1/2)
第39章 39-迂回行动(下)
“发射引导校准鱼雷。”卡罗克果断下令,声音在警报声中依然清晰。
“遵命,遵命。”机器人迅速敲击着控制台上的发射序列。
一枚特制的、带有高强度信号发生器的引导鱼雷,从无畏舰的后舷发射管无声射出。
半秒钟后,它被舰体前方刚刚形成的、高度聚焦的人工引力波精准捕获,瞬间获得了难以想象的加速度,化作一道肉眼几乎无法捕捉的亮线,朝着下方的行星带目标区域如流星般飞射而去!
六万千米外骤然爆起一团刺目的紫色能量球,精准命中一艘试图躲藏的博萨巡洋舰引擎阵列。
剧烈的爆炸不仅瞬间摧毁了该舰,爆炸冲击波更将其扭曲的残骸如同炮弹般推射出去,失控地撞向旁边一艘躲闪不及的共和国cr-90护卫舰。
脆弱的护卫舰如同被重锤击中的玻璃工艺品般破碎解体,其内部弹药库被殉爆引发的二次爆炸极其猛烈,炽热的碎片甚至穿透了后方另一艘战舰的薄弱装甲!
随着舰队中其他完成引力场同步的“神意级”驱逐舰纷纷测试各自的轨道炮系统,又有六道同样炫目、代表着毁灭的光线撕裂黑暗的太空,从混乱溃逃的敌军阵列中冷酷地撕下一块块燃烧的“血肉”!
“所有系统运行正常,长官。”战术机器人用毫无波动的合成音报告道,“所有驱逐舰引力投射器阵列报告系统就绪,达到预设参数,继续执行轨道炮射击序列吗?”
卡罗克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对那毁灭性力量的敬畏,点了点头:“开始射击序列,目标:敌方残余舰队密集区域。”
“灾厄号”侧舷的巨型质子鱼雷发射管次第开启,伴随着沉闷的液压声和能量蓄积的嗡鸣。
一枚枚重型鱼雷拖着炽热的尾焰射出。
每一枚都在脱离发射管的瞬间,被舰体前方精准脉动、同步频闪的引力波捕获,形成完美配合!
使其化作一道道肉眼几乎无法追踪的炫目流光,朝着下方混乱拥挤的敌方舰队残阵猛烈投射而去!
共和国舰队被困在企业同盟“慷慨级”战舰和第二舰队分遣队之间,这场战斗……其实已经结束了。
剩下的,就只是欣赏这场由火焰、金属碎片和能量爆炸构成的烟火秀。
为避免过度依赖坦恩轨道炮展示出的骇人威力,卡罗克在心底提醒自己,坦恩轨道炮并非完美无缺的神器。
其一,那些用于产生高强度引力场的牵引光束发射器阵列极其耗能。
同时启动“灾厄号”舰体上的全部十座主发射器,几乎需要瞬间抽调舰上所有非关键系统的能量,迫使这艘巨舰关闭了除姿态推进器之外的所有武器系统、护盾发生器。
只留下最低限度的动力,让这艘此刻充当庞大弹射基座的战舰能在太空中保持相对稳定。
其二,瞄准也极其困难。
由于整艘无畏舰此刻相当于一门巨大无比的炮管,舰体哪怕发生最轻微的姿态偏移或震动,都可能使投射物的最终落点产生数公里甚至数十公里的巨大偏差。
更不用说被射出的鱼雷本身是按照脱离发射管瞬间的初始姿态向前飞行的。
为了在极端加速下纠正这一点微小的偏差,标准的轨道炮操作通常需要至少两艘驱逐舰紧密配合。
一艘提供主要的推进力引力场。
另一艘则在其侧翼充当导向和微调的辅助轨道。
不过,在理想状态下,第一炮往往是最为精准的。
远处那艘被彻底洞穿、正在无声解体的“胜利号”巡洋舰就是证明。
不过在此刻的战场环境下,倒也没必要追求极致的精准。
共和国与博萨的联合舰队残部惊恐地挤作一团,彼此推搡,试图在残骸中寻找掩体,目标区域庞大而混乱,想打偏都难。
总而言之,成功运用坦恩轨道炮有两个最低要求:
一艘无畏舰,以及一个能让你安全完成冗长充能和瞄准过程的合适射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