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185试探(2/2)
谁会为了区区五艘看起来平平无奇、只是经过改装的运输船,去冲击如此严密的防御圈?
谁会认为值得用一支经验丰富的舰队去冒这种险?
但阿尔里克斯偏偏就这么做了。
至少,当时所有迹象都表明是她发动了那次攻击。
而这恰恰就是雷恩后来才意识到的致命问题。
“第六辅助舰队”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它不仅是代号“星芒行动”的核心要素,更是即将在里马贸易航线上展开的“风暴之门行动”成败的关键基石。
所以,当阿尔里克斯摆出不惜一切代价直冲辅助舰队的架势时,雷恩和他的舰队退缩了。
因为他原本的作战计划里,只是引诱阿尔里克斯主动进攻,然后利用预设的伏兵将其舰队合围歼灭。
阿尔里克斯不可能对此毫无察觉。
在雷恩看来,她那看似疯狂的冲锋,很可能只是一次精心策划的试探,目的就是观察他们的反应,而非真的要执行自杀式攻击。
然而,无论出于何种考量,第二十八机动舰队的反应,给了她一个明确的答案。
因为他们退缩了。
下达了最高优先级的命令。
不惜一切代价保护辅助舰队。
他们主动放弃了精心布置的包围网,转而将舰队收缩,在辅助舰队前方构筑起一道防御阵线。
这一举动,彻底证实了阿尔里克斯的怀疑。
这支辅助舰队非同寻常!
因为按照原计划,共和国舰队本该陷入绝境。
即使阿尔里克斯真的奇迹般地突破了前锋防线,最终结果也只能是她的舰队被孤立在茫茫太空之中,前有主力堵截,后有伏兵包抄。
无论怎样,第二十八机动舰队都能轻易调整部署,完成合围,在“风暴之门行动”甚至尚未启动之前,就干净利落地清除掉前进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唯一的变数,就是辅助舰队面临的风险实在太高了。
“调解者特遣部队”依然拥有九艘强大的“骑士级”歼星舰和六十艘其他主力战舰。
其重型涡轮激光炮阵列和密集的星际战斗机群,足以对担任后卫的护卫舰群造成实质性威胁。
等到主力战斗群掉过头来支援时……哪怕只损失掉一艘辅助运输船,都可能让未来战役的成功概率暴跌五分之一。
十六个星系小时之后,“调解者特遣部队”发起了第二次攻击。
这一次,阿尔里克斯将她的部队拆分成六个独立作战中队,像撒网一样分散部署在萨卢斯特星系的各个战略要点,同时将主力战斗群置于他们第二十八机动舰队与萨卢斯特行星之间。
第一次冲突中对手的退缩引起了她的高度警觉,现在,她要彻底摸清这个“弱点”的边界和深度。
接下来的十八个星系小时,对萨卢斯特星系内的分离主义部队而言,如同噩梦。
共和国舰队的六个中队在星系各处神出鬼没,发动突袭,进行骚扰性的小规模交火。
阿尔里克斯不断变换攻击目标,从一颗卫星跳到另一颗行星,试探着第二十八机动舰队防线上不同区域的反应。
每一次接触,每一次他们被迫做出的防御调整或后撤,都像是为阿尔里克斯提供了一块关键的拼图碎片。
她耐心地收集着这些信息,逐步勾勒出第二十八机动舰队真正的防御重心和战术意图。
最终,为了避免被分割歼灭并保护核心目标,雷恩被迫下令舰队整体后撤,退守至苏卢卢布小行星带深处一个易守难攻的位置。
那是霍尔戈突击师发现的一座早已废弃的采矿站废墟。
既然阿尔里克斯显然已经放弃了围攻萨卢斯特行星,转而将全部精力集中在追踪打击他们的辅助舰队上,那么依托小行星带的复杂地形和废弃空间站建立稳固防线,就成了在“风暴之门行动”命令下达前,唯一能确保将她挡在外面的办法。
这种被动的等待,每一分每一秒都变得更加煎熬。
雷恩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焦虑折磨的人,忍不住一遍遍想联系特伦奇询问进展。
让他心情复杂的是,小塔总能理性地劝阻他,认为每次敌人行动后再提交报告,能积累更多“证据”,让他们的请战理由显得更充分、更具说服力。
无论如何,正是在这段憋屈的防御和对峙期间,阿尔里克斯几乎可以完全确定,“第六辅助舰队”就是第二十八机动舰队真正的命门。
毕竟,这支辅助舰队是赋予“机动舰队”其关键机动能力的核心。
每一次她对辅助舰队可能的位置施加压力,无论真假,第二十八机动舰队都会做出大规模、高成本的调动,小心翼翼、却又无比坚定地将那几艘运输船向小行星带更深处转移,深怕有半点闪失。
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阿尔里克斯敏锐地察觉到了对手的第二个关键特征。
他们绝不会主动出击。
当她大胆地将舰队分散,暴露出明显的薄弱环节时,第二十八机动舰队本有绝佳的机会发动反攻,逐个击破她那分散的中队。
然而,对方舰队始终按兵不动,坚守在防御阵地上。因为他们接到了严格的“待命命令”。
这一点阿尔里克斯当时并不知道,但她的怀疑已经升起,而她接下来的所有行动,都旨在验证这个至关重要的猜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