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塑个金身(1/2)
第154章 塑个金身
最终陈逸还是被拦了下来。
拦住他的不是别人,正是贵云书院的院长岳明先生。
并且岳明先生还不是从他所在的宅子中走出,而是就在陈逸身后的那座学斋之内。
待看到陈逸一副“好好解释,不然回家”的表情时,岳明先生苦笑道:
“轻舟啊,这件事是老夫对不住你。”
“奈何自那日后,前来书院的人络绎不绝,其中有不少都是老夫好友。”
“加之这些人本就是书院学生,老夫实在难以推脱。”
陈逸不置可否的笑着说:“我以为院长应是一位极有原则的人,没想到也会受到世俗裹挟?”
顿了顿,他继续道:“毕竟您先前一直对定远侯府都不假以辞色啊。”
岳明先生微怔,面上露出些尴尬,“老夫并非针对萧家,只,只是与萧侯有隙……”
“所以先生也是知道亲疏有别的?”
“这……”
陈逸见他面露难色,就差要找条地缝钻进去了,便摇了摇头道:
“院长,您别怪我话说得重些。”
“而是很多事情有一就有二。”
“今日您能为五十名学子开方便之门,明日就有一百名等着您。”
“若是次次有人进入那座学斋,于我、于那些学子、于贵云书院都不是件好事。”
话虽如此,但他也知道这件事若是僵在这里,只会让贵云书院和岳明先生等人难堪。
不过,他不打算轻易揭过去。
哪怕因此得罪一些世家大族中人,也在所不惜。
岳明先生闻言,脸上露出几分羞惭,拱手作揖说道:
“这次是老夫对不住,有失书院规矩,望轻舟见谅。”
“可是老夫一想到书院能借此更上一个台阶,得以招揽到一些真正有才后生,老夫就没办法放弃。”
为了生源啊?
难怪了。
若是贵云书院再多出几名书道有成的学子,应会彻底确定贵云书院能够教授“书道”的优势。
然后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极大的声誉,很可能一举盖过排名前面的岳麓书院、金陵书院等。
传扬出去,就可让大魏九州三府的学子心动。
甚至一些志在书道上的儒士、大族中人、官场中人也会慕名前来。
陈逸明白了岳明先生的用意,面上却仍旧露出几分难色的说:
“我精力有限,教不了那么多人。”
岳明先生略一迟疑,“轻舟有什么顾虑或者要求,不妨直说。”
陈逸想了想,“为免影响学子们书道进境,我要与院长约法三章。”
“院长若是都同意,今日之事就此揭过,否则院长另请高明吧。”
闻言,岳明先生郑重点头道:“老夫答应你。”
陈逸笑着摇头:“院长先听听我的要求,再答应不迟。”
“但说无妨。”
“其一,以一百为限,书院想让其他人进来,就要有一人离开。”
“好。”
“其二,之后再有想随我学习书道的人,必须经过我的同意。”
“这个自然,先前是老夫考虑不周,之后再有人求上门来,老夫一定让你先过目。”
见他两个条件都答应下来,陈逸点点头,平静的说出最后一条:
“第三,每一位书道有成的学子都要做一件造福蜀州的事情。”
岳明先生一怔,“这……轻舟,这条是否过于苛刻了?”
“之后许多学子可能并非蜀州出身,若是他们考取看功名,也是散落九州三府,恐怕……”
没等他说完,陈逸摇头道:“我不要求他们做什么大事。”
“哪怕只是修缮几间房屋,施舍些银钱,力所能及做些事情,便算是为蜀州造福。”
原本他是想让岳明先生和定远侯府重修旧好,借此让贵云书院的学生能够投身到定远军中。
但是仔细一想,这样的要求传扬出去,定然会给他惹来麻烦。
并且还有很大的可能影响萧家,让萧家本就艰难的局面雪上加霜。
因而他便提了个折中的要求——造福蜀州。
岳明先生正要开口,便见旁边的马观行礼道:“学生愿意。”
“造福蜀州本就是学生立志读书的根本,即便先生不提,学生一样会做。”
岳明先生想了想,便也跟着答应下来。
于他而言,陈逸提出的三个要求都不算过分。
尤其第三点,不仅能让陈逸获得些好名声,也能让本就立足蜀州的贵云书院声誉更上一个台阶。
见状,陈逸露出笑容,“如此,那便去上课吧。”
随后三人回到学斋。
那些心中忐忑的学子都放下心来。
可没等他们高兴多久,岳明先生就当众宣布了方才陈逸提出的三条要求。
准确的说是第一条和第三条。
这两条内容涉及此间学斋内的所有学子,理应让他们知道。
“这,造福蜀州尚算好说,我等读书本就为了造福一方。”
“可人数限制一百,有人加入就要有人退出,岂不是说我等都有可能会被赶出这间学斋?”
“不然,院长和轻舟先生应是有一定的规矩。”
“如态度不端、进境太慢,或者有人哪些地方做的不好等等。”
“这算是考核?我不同意。”
“你一个后来者有什么不满的?”
陈逸没有理会众人的议论。
同不同意的,他的规矩都已经确定下来。
待扫视一圈,他便开始今日的授课。
陈逸没有为了照顾新来的学子放慢进度,只简单温习完第一堂课的内容,就接着讲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