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 第61章 召宗室入京!(二合一)

第61章 召宗室入京!(二合一)(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培养的宠物来自二次元 火影:我在暗部苟成超影 名门暖婚 重生很忙:我在七零开矿山 地仙只想种田 穿书后我成了男主毒唯 诸天之东皇不想成佛 诡律禁区 黑科技创业:我真是造手机的啊! 陆逢时

第61章 召宗室入京!(二合一)

前几句都不稀奇,也就是标准的奏疏话语。

直到

“陛下可于宗室之中,择贤德兼备者入京,考察数年,取诏书为二,书储君之名,一置内廷,一藏于身。

待天命有归之日,或可托孤文武大臣,启封昭示天下。

储君之外,余者皆封以官爵。若官家诞有皇子,则取出诏书销毁,立储之事作废。”

嘶~!

这几句话并不长,赵祯却心头酥麻,又连忙回返,再度仔细斟读。

江昭余光一瞥,心头一松。

稳了!

这秘密立储法,本为清时的立储法子。

清代君王并非儒家君王,受到的儒家思想限制也要少一些。

秘密立储法,自是可以推广。

如今的这个时代,文峰鼎盛,儒学繁荣,这种立储法子注定不可能推广。

但用于处理“君王无子”的窘境,却是非常适合。

特殊情况,特殊办法,君臣都能接受。

特别是立储诏书可作废这一点,绝对足以让任何皇帝心动。

奏疏并不长,秘密立储法也不难理解,核心内容就几句话而已。

但,赵祯愣是观望了近一个时辰。

不时走来走去,不时驻足沉思。

这个法子,非常吸引他。

但也有让他犹豫的地方。

譬如:托孤大臣。

以往,储君积势多年,本身就有不俗的权势。

君王托孤,更偏向于走流程。

这秘密立储法的托孤不一样,乃是君王临终遗嘱托孤。

平时,储君不显,就没办法大量积势,权势集中于托孤大臣,新君得从臣子身上收回权力。

半响,赵祯长舒一口气,下令道:“去,召汴京三品以上的官员,入御书房一叙。”

储君不显,无法积势,这就是他要的!

至于,遗嘱托孤会不会致使新君手中的权势降低?

人都死了,哪还管洪水滔天?

几乎是肉眼可见的变化,赵祯身子都直了不少。

压在身上的担子得以放松,就连走路的松快了一些。

见江昭足足侯了一个时辰,赵祯不免感慨道:“卿,实为国之栋梁!”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此乃臣子分内之事。”江昭连忙躬身道。

赵祯颔首,没有说话。

作为一个长时间执掌江山的君王,他知道什么样的臣子是好臣子。

心里都有账!

赵祯挥了挥手:“尝尝糕点、瓜果吧!那些人,怕是得有两炷香方才能来齐。”

言罢,自有宫女呈上糕点、瓜果、茶水。

同一时间,有识字的近侍誊写奏疏于一道丈许长的绢布上,单是一个字就有拳头大小。

“臣,拜谢陛下!”江昭行了一礼。

他倒也没有客气,抬起一块糕点斯文的吃了起来。

这位皇帝号为“仁宗”,平时也的确是仁慈温和。

他既然赏赐瓜果、糕点,那就尝尝也无妨。

该说不说,御膳房的糕点,的确是要好吃一些。

过了好一会儿,江昭都足足尝了三块糕点,方才有人走进御书房。

富弼、韩章!

这两人齐齐走进。

“老臣富弼(韩章)拜见陛下!”

一为百官之首,一为资政殿大学士,两人望见江昭,神色不一。

富弼一讶,有些意外。

韩章则是面色如常,目光微动。

“坐吧!”

赵祯罢了罢手。

两人相继坐下。

富弼面色平静,俨然是早就有了乞骸骨的准备。

无子的他,无所畏惧。

韩章一袭紫袍玉带,面色红润,举止自带一股难言的精神气。

往后,几位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左右侍郎、九寺寺卿、五监等官员相继入内。

官员来齐,江昭、韩章、富弼相继起身。

“这些日子,百官一直着力于劝谏立嗣之事,朕心中悲痛,也就并未理睬。”

年迈的老皇帝双袖合拢,眼中有了光,缓缓说道。

几十位紫袍大员面色各异,都没有说什么。

究竟是因悲痛而不立嗣,还是皇帝一直都不想立嗣、乃至于不敢立嗣,谁心中都有一杆秤。

“这次,江卿上奏了一份奏疏,事关立储之法。”赵祯罢了罢手,自有两名近侍走出,拉伸早已誊写好的奏疏。

拳头大小的字示于几十位紫袍大员,可让人看得一清二楚。

几十位紫袍大员的目光一一聚焦于绢布之上,就连宰辅大相公富弼也不例外。

不足三十个字的核心内容,让人移不开目光,茅塞顿开。

秘密建储!

“如此一来,岂非只有宗室、太子之分,而无皇子?”刑部尚书欧阳修问了一句。

说着,他望向江昭。

过往的立嗣流程,一向是宗室过继为皇子,皇子再立为储君。

这也是一贯的立储流程。

“正是。”江昭点头。

欧阳修了然,闭目思量。

“可不立皇子、太子,则无东宫班底,择一宗室仓促承继大宝,怎能服众?”礼部尚书王尧臣适时问道。

作为正二品官员,内阁大学士以下顶点的存在,他绝对是反应最厉害的官员之一。

说是疑问,实则不如说是在给江昭递话,让他说出这个制度对于文人的一些好处。

“官家若有意立嗣,自会择选文武托孤大臣。届时,有德高望重者支撑新帝治政,组为新君班底,自可服众。”

江昭的回答,让不少反应稍慢的文官都眼前一亮。

托孤文武大臣!

这意味着什么,实在不难想象。

这对于臣子而言,绝对是一件好事!

自古及今,都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说法。

有着托孤之举,新帝上位,老臣断然不会失势,而是趋向于慢慢的过渡官员班子。

几位内阁大学士相视一眼,心中已经有了定论。

如今,两王相争,拉拢的官员其实都还相对集中于三品以下的官员。

三品以上官员,尚且少有站队的人。

一旦有了这个制度,皇帝定然得临终托孤,以保证他钦定的正统得以上位。

自古以来,臣子为何站队?

为的就是新帝上位以后,不失去权势。

有此托孤之法,六位内阁大学士已经无须下场!

党魁不下场,其余三品大员自然也无须下场。

有了这两个问题,几乎所有的大臣心中都有了决意。

“若储君不显,诸王各怀异心,朝臣如何自处?恐酿成党争祸国!”有性子一向谨小慎微的官员问了一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九零学霸小甜妻 重生后我和渣男离婚了 替嫁后,植物人老公让我一胎双宝 陆总的小作精又凶又甜 穿成四个大佬的农门长姐 紈絝太子妃是京城大佬 战爷的小娇娇开挂了 穿书八零之肥妻火辣辣 离婚后靳少天天哄娃 重生之医品娇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