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食堂后院(1/2)
这两天余家的日子过得很滋润。
尤其是最近农忙来临,大家都在地里忙活著,没人来打扰他做小买卖儿。
余天的鸡蛋卖得越来越顺手。
价格合適,小嘴儿很甜,已经给不少人留下了好印象。
两三天的时间,他总共卖出去將近一千个鸡蛋。
每个利润在四分钱左右。
扣除掉路上碰碎的,他又赚了四十多。
对於这几笔收入,李婉柔自然是很满意。
但余天却觉得太少了,根本算不上多。
八十年代,遍地都是黄金,可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富翁。
虽说有不少村民看见了余天倒腾鸡蛋,但他们也不敢轻易尝试。
要想发財,不但要有机遇,还得有胆识。
运气也是重要的,勇气更加重要。
试想一下,骑著自行车托著好几百个鸡蛋进城。
倘若是摔了跟头,那几十块的本钱,可立马就化作乌有了。
几十块,是一两个月的工资。
这样的生意,一般人不敢冒险。
余天卖完鸡蛋,正值中午。
这次来县城,他还特地装了一些黄鱔,掛装在前车把的小塑料桶里。
他揣好毛票,骑著自行车,在县城四处寻找。
如果没记错的话,他前世离开县城之前,曾经在一家麵馆吃过一次美味的鱔鱼面。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老板人很好,手艺也不错,做的面一点儿不腥,颇有味道。
半小时后,余天终於根据记忆,找到了地方,把车停在麵馆旁边。
鱔鱼麵馆开在街边,摊子就支在马路上。
几张桌子和凳子散落在周围,不少食客落座,品尝著鱔丝麵条,生意还算红火。
“来了?吃一碗?”
见余天是骑著自行车来的,小老板操著外地口音打招呼,表现的蛮热情。
“来一碗!多加辣子!”
余天没直接谈生意,落座后,叫了一碗麵。
这味道真不错,根根丝状的鱔鱼落在面上。
红色的辣子白色的肉丝,香气扑鼻。
一下又把余天的记忆拉回曾经离开县城的那天。
深吸一口气,他几口吃完。
擦了擦额头上的细密汗水,心满意足付了面钱,他才开始和老板套近乎。
“老哥,你手艺真棒,鱔鱼味道鲜美,一点儿都不腥。嫂子这擀麵的功夫也很好,麵条劲道,很有嚼头!要不是我肚子太小,还真想再来一碗!”
余天先是说两句好听的话。
这种话,谁都爱听。
“是吧?这是我们家祖传的手艺,喜欢吃的话,您常来!不够的话,隨时说,我给你加面!”
小老板一边递给老板娘麵团,一边回应著。
“你这鱔鱼从哪儿买的?价格多少?”
余天又问了两句。
“在水產市场,五毛钱一斤。”
八十年代的人都挺实在,也没啥隱瞒,小老板脱口而出。
猪肉价格在七八毛钱,比黄鱔要贵上一点。
当然,这是在八十年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