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赵小宝18(1/1)
周六清晨,江边的风裹著湿漉漉的青草香。赵小宝背著个用旧床单缝的布袋,里面装著竹夹子、分类垃圾桶,还有妈妈煮的艾草香包——说是能驱赶江边的蚊虫。社区“变废为宝”手工课的二十多个小朋友挤在他身边,嘰嘰喳喳像群小麻雀。
“小宝哥哥!”扎羊角辫的小女孩乐乐举著个塑料瓶,“我昨天用你教的方法做了个小帆船,今天带来当『垃圾探测器』!”她晃了晃瓶子,里面飘著片银杏叶,“要是瓶子里装满垃圾,小帆船就会沉下去哦!”
“哇!这个主意太棒了!”赵小宝笑著把乐乐的“垃圾探测器”放进布袋。灰羽扑棱著翅膀从电线桿上飞下来,脖子上繫著乐乐用彩纸做的“环保徽章”——红底绿叶,中间画著只振翅的鸽子。“咕咕!”灰羽叫了两声,翅膀指向江对岸的芦苇丛,“那边有股怪味,像…腐烂的鱼。”
孩子们顺著灰羽指的方向跑过去。江边的浅滩上,漂著团灰白色的东西,被芦苇挡住了大半。赵小宝踮起脚,用竹夹子拨开芦苇——顿时倒吸一口凉气:那是只巴掌大的河豚,圆滚滚的身子像充了气的气球,皮肤泛著青灰色,尾鰭上缠著一团黑色渔网,网眼里渗著血丝。
“它…它在发抖。”乐乐的声音轻轻的,手指揪住赵小宝的衣角。
河豚的鳃盖剧烈扇动,每扇一下都溅起细小的水。赵小宝想起上周在湿地公园救小天鹅时,李阿姨说过:“水生动物受伤时,会因为疼痛和缺氧发抖。”他蹲下来,用竹夹子轻轻碰了碰河豚的背——它立刻缩成一团,嘴一张一合,发出细弱的“咕嚕”声,像在说“疼”。
“得先解开渔网!”赵小宝从布袋里掏出小蓝教的“麻绳解结法”——这是他在社区手工课上学的,专门用来解缠绕的绳子。他把麻绳绕在渔网结上,顺著河豚的轮廓慢慢挑,“要顺著纹理,不能用力扯,不然会划伤它。”
“我来帮忙!”小蓝扑棱著飞过来,用喙叼住渔网的另一端,“这样拉,对吗?”它的小脑袋隨著麻绳的移动轻轻晃动,像在给赵小宝打节奏。
渔网的结终於鬆开了。赵小宝把缠成一团的渔网扔进分类垃圾桶(“其他垃圾”),这才发现网眼里卡著半块碎玻璃——和他之前在湿地公园捡到的那种一样,边缘锋利得能割破手指。
“它的伤口在尾鰭。”乐乐举著放大镜(是手工课上做的,用饮料瓶底磨的)凑近看,“有好多小伤口,像被玻璃划的。”
赵小宝想起森林里老松树的松脂能防感染,赶紧从布袋里掏出装松脂的小玻璃罐。“乐乐,帮我扶住它的尾巴。”他轻轻掰开河豚的尾鰭,用签蘸著松脂,一点点涂在伤口上。河豚疼得浑身一颤,却没有挣扎,只是用圆溜溜的眼睛盯著赵小宝,喉咙里发出“呜呜”的声音。
“它信任我们。”妈妈蹲在旁边,用手机拍下这一幕,“等会联繫水產研究所的专家,他们肯定有更专业的药。”
这时,灰羽突然从芦苇丛里衝出来,嘴里叼著根芦苇秆。“看!”它把芦苇秆指向江面上的漂浮物——那是一张被水浸透的蓝色渔网,网眼里还掛著几缕鱼线,和缠住河豚的渔网一模一样。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这是…同一伙人乾的!”赵小宝攥紧芦苇秆,指尖发白。他想起上周在湿地公园发现的塑料瓶,瓶身上的“xx渔业”標誌,和这张渔网的顏色、材质分毫不差。
“快拍证据!”爸爸举著相机衝过来,“这些渔网可能是非法捕捞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