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古籍修復二三事(2/2)
微信响了。左佑佑低头打开手机,柏辛树把刚刚提到的书名都发了过来。
左佑佑如获至宝,迅速复製粘贴,会议记录勉勉强强磕磕绊绊地继续下去。
修復组组长继续说:“……修復前书叶表面褶皱不平,究其原因,是前人修补时將衬纸整体当做修补虫蛀的补纸,將书叶与衬纸通过虫蛀处的糨糊黏合了起来。由於施浆处与未施浆处纸张力不同,导致书叶表面大量褶皱。”
左佑佑听得头大,然后就听见组长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些褶皱是前人留下的修补印记,也是《事文类聚翰墨全书》曾被修復过的歷史实证,所以,《事文类聚翰墨全书》究竟要不要整改?这个问题需要与参会的同仁共同討论。”
换句话说就是,虽然古人修补《事文类聚翰墨全书》没弄好,但这份失误的修补本身也是珍贵的文化遗蹟,所以古籍馆拿不定主意,请了许多专家过来討论要不要重新修补。
然后,会议室里爭论了起来。
这些人竞相输出意见,苦了左佑佑,在键盘上十指如飞,指尖都差点没冒火。
总结起来,无外乎就是两方意见。
一方认为,这种修復痕跡毕竟是文物资料,前人留下的操作痕跡也是歷史的一部分,应该作为档案资料而保存下来;
另一方认为,恢復书叶平整才是最重要的。既然书叶褶皱不平,那么必然难以翻阅,而且,在褶皱状態下长期置架存放,会导致书体保存水平继续恶化。
最后,还是柏辛树从古籍编修的角度提建议:“无论什么古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活下来』。无论我们拿政府资助,还是自筹经费,还是推动古籍数位化、古籍大眾化,根本上还是为了解决古籍的生存问题。我觉得,先有一,才能有二。先存活,再考虑其他。”
柏辛树立场和场上正在爭吵中的专家又不一样,但又无法反驳。毕竟,柏辛树提到的“活下来”,虽然大家闭口不谈,但心里都知道,这才是古籍工作最大的痛点。
活下来,再谈其他。
左佑佑心想,原来老大也是这么直接的人,难怪他会给小狗取名叫“经费”。
左佑佑不知道的是,柏辛树这种直言不讳的方式,还是从左佑佑身上学来的。隨著左佑佑工作迅速出色,柏辛树愈发觉得,左佑佑身上“君子取直道而行”的方式比什么都管用。
而且,左佑佑说得没错啊,钱钱钱,可不就是钱吗?
古籍风雅,做古籍的人可千万不能风雅。灵魂在万里高空,肉体必须保持擦地飞行。
於是,被吵得头大的柏辛树,乾脆祭出了这一招,用“活下来”三个字,成功把所有人思路都打断了。
说一句会议流氓也不为过。
这招果然奏效,会场的气氛静了静,然后討论主题直接转向。
好在,这次的方向终於明確,不再两边车軲轆话来回倒腾,而是得出了最终结论:
“古籍儘可能延续自身寿命,这才是当下古籍保护工作的宗旨。因此,最终决定將此书进行整改,同时將前人修復的样貌以照片、文字记录的方式做成档案。”
柏辛树又补充一句:“华夏书林正在筹划与网际网路公司共同进行线上古籍资源库的项目,届时,可以將前人修復档案收录在线上平台中,供同仁追索。”
会场当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参会同仁纷纷夸讚华夏书林的合作精神。
只有左佑佑被柏辛树的无耻震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