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抢收蟶子(2/2)
......
陈海浪扛著的泥马,是一种在滩涂中行驶的“人力车”,这玩意就跟反过来的凳子一样,就跟滑雪板的原理一样。
想吃滩涂这碗饭,没这玩意是行不通的。
陈海浪记得,当年阿公还在那会,他们家就是负责养蟶子的。
说起来,他们家还真算是个养蟶世家,都已经养了三代人。
他们家由於人口比较多,包干那会,並没有选择渔船,而是选了这片滩涂。
差不多分到十五亩左右,且运气不错,抽籤抽到的都是最好的潮间带,非常適合蟶子养殖。
而蟶子在这个年代,可以说是海鲜里的硬通货,挖起来后,裹上一点泥巴保持湿润,只要天气不是太热,哪怕没有冰箱,照样可以活个五六天。
要是天气太热的话,也可以晒成蟶乾,价格也是不错的。
这个季节一斤带泥巴的鲜蟶价格差不多是三毛,而一斤蟶乾的价格则是五块左右。
不过要十多斤的鲜蟶才能晒一斤蟶乾,正常情况下每亩能產差不多一千斤蟶这样。
要是把这十五亩蟶子全都做成蟶乾的话,一年差不多可以卖个五千块这样。
在这个年代,这个收入算是非常高的,由於包干的缘故,每亩还得提留一百二,真正能分到手的,差不多就是三千块钱。
说实在的,这么一个大家庭才赚三千的话,还真不算特別挣钱。
但至少比捕鱼要稳定的多,其实他们这里並不適合捕鱼,主要是不远的地方就是金门。
他们的渔船还不能太靠近,否则对面那些王八蛋,还真会向他们开枪。
且这种事情还真没少发生过,反正陈海浪非常討厌海对面那帮人。
记得当初关係差的时候,浪浪村就曾有渔船被他们驱赶,从而造成的翻船事故。
总之呢,在陈海浪眼里,海对面那帮人就是那种,对外人恨不得跪舔的那种,可对內是真的会下狠手的那种。
......
可也有个不好的地方,那就是每次涨落潮只有两三个小时露出来。
一天有两次涨落潮,哪怕他们想干活,一整天能干的时间也就五六个小时。
再加上这次是抢收,所以时间非常宝贵几乎是潮水一退下去,大家就都开始挖。
由於蟶子壳很薄,还不能使用工具,否则把壳弄碎了,蟶子就很容易烂掉。
一般挖蟶子都是徒手挖,可手太嫩的话,还真没法干这种活,极有可能被蟶子壳划伤。
而挖蟶子最废的还不是手,而是这个腰,由於要弯著腰不停刨黑泥巴,常年养蟶子的,没有一个腰是好的。
这也是他爹平常在家总喜欢躺著的原因,常年搞蟶子养殖,这腰就不可能好。
二哥也曾抱怨过,说他腰总是很酸,吃再多中药也於事无补,还老嚷嚷著,等挣到钱了,再也不干这行了。
漆黑的滩涂上,有很多盏马灯亮著,村民都在抢收蟶子还有海蠣。
一开始,大家都觉得海浪就是蛮来帮忙的,可没想挖蟶子的速度,一点都不比他们漫。
阿爹才刚挖完一筐,陈海浪也挖好了,並將那筐蟶子放在了泥马上。
大哥陈海滨笑著说道:“海浪,你这效率可以啊,別告诉我,你在其它地方偷偷学会挖蟶子了。”
“这玩意还需要別人教,不是有手就行吗?”
说完,陈海浪一边膝盖跪在泥马的板上,另一脚则反向蹬向滩涂上泥巴,泥马就会顺势滑出去。
“我去,这孩子怎么回事,连泥马踩的比我还要溜啊。”
看到陈海浪变化这么大,张玲那叫一个开心,这孩子总算让人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