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类人群星闪耀时(2/2)
弱者只配诅咒和祈祷。
强者改造自然,自强不息。
“第一生產建设师二团,集合开饭!!”
哗哗哗~
“三团,集合开饭!”
伴隨著开饭命令在工地上空响起,佩戴统一袖標的青壮们沸腾了起来!
从起床就开始集体劳动的两个团,三四千號人,陆续停下手头工作,连汗都来不及擦,就在排长的带领下,以班级为单位,迅速往集合点小跑过去。
一个五百人编制的建设连,单独一个集合点。
配发两辆野战炊事车,加两口露天灶台。
从七点半开饭、八点半开工,工作到中午十一点半,虽然时间不长,也就三个小时左右,但工作量却是不小!
毕竟,江城有当都城的底子,有些被打烂的地方需要清理、加固、修,乃至新建,所以大多建设师,干得都是土木类的重体力,以至於哪怕深秋的上午比较凉爽,可大家身上依然布满了盐渍,衣服不知打湿多少轮。
干了又湿,湿了又干。
一团二连集合点,四百多双沾著混凝土粉末的手掌,在炊事车前攒动。
炊事班长老周抢起铁勺敲响改装柴油桶:“红烧肉管够!油渣白菜敞开吃!“
左右,两辆迷彩涂装的野战炊事车分散排开,车载蒸箱喷吐著白雾。
两座就地堆砌的砖石灶台燃著松木,上架著从钢铁厂刚做出来的大铁锅,直径足有一米二,烟道將油烟引向高空。
“三班领饭!”副班长王强手持对讲机吼著。
千了没两天,工人们的工作服袖口便被刮开了线,铝製饭盒在烈日下反光如鳞片。
电工班长老赵伸出结满血的手掌,炊事员立刻留起四块颤巍巍的五肉,
浓稠的肉汁漫过酸辣土豆丝,角落摆著五根青翠油麦菜。
打汤点。
炊事员小王正將捏碎的压缩饼乾,撒入肉汤,碎渣吸收油脂后膨胀成金黄颗粒。
“这猪肉油渣比灾前厂食堂的还香!”
泥瓦工老张舔著饭盒盖,“当年在工地,有时候还啃冷馒头就咸菜辣酱,没想到末日来了,伙食反而变得更好。”
一边说,一边从裤兜里掏出揣著的半包皱巴巴白利群一一售价0.5工分。
不远处,江城钢铁一厂。
虞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诞生於十九世纪末,距今快一百五十年歷史了,在钢厂门前,竖立著一个门楼,上书繁体字。
门楼左边有一个巨大的钢模,数吨重的钢模被安放在一块基石上,上面鐫刻著:神州钢源!
“去食堂看一看。”
“是,首长。”
针对孔雀国丧尸入境一事,孟德已把一切都安排妥当,他想来当地钢厂逛逛。
內部。
食堂窗口后面,砖灶台上架著两口轧钢锅炉改装的蒸锅,蒸汽混著葱爆羊肉的香气在铁皮棚顶结成水珠。
队伍排到窗口,热轧工小庄的饭盒刚递过去,勺子就捲起风暴。
三大块酱色东坡肉垒成小山,颤巍巍的肥顶著勺边;酸辣土豆丝堆得斜插出饭盒,青椒丝掛在铝沿摇摇欲坠。
最后一勺浓油赤酱的红烧汁浇上去,油星顺著盒壁淌到打饭师傅结满老茧的虎口。
“再给你压压!“打饭师傅突然翻腕,铁勺底夯在菜堆上。
原本冒尖的饭菜被压实半寸,腾出的空间又填进两截腊肠一一肠衣还带著炊事员连夜薰制的松木香。
身后不远,铆工班七条汉子挤在轧辊改装的餐桌旁,印著“安全生產”的塘瓷缸里装著冰镇啤酒。
撑船、打铁、磨豆腐被称为世间三苦,钢厂上班每天都是极限体力消耗,加上高危工作环境,每人半瓶冰啤酒解乏、给一个半小时午睡时间,是基础福利。
吃方面,甚至半自助形式!
不同窗口,不同搭配。
烧结工欧阳辉来到三窗口,递过去一个饭盆,打饭师傅挥洒间,两大勺米饭就如同小山般高高垒起,隨后用力压实。
三块两指厚、肥瘦相间的把子肉被夹起来,放入饭盆。
酸辣土豆丝、咸菜烧豆腐、炒菜心,最后满满一大勺深棕色、覆著厚厚油脂的肉汤淋下,浸润每一粒米粒!
“喝汤,还是整点冰啤酒?”
“啤的吧,回去撒泡尿睡一个小时,劲儿就散了。”
作为重体力中最苦的,钢厂食堂在菜系方面,半点没得挑。
如果没有末日,正常人吃套餐饭,也就一块把子肉。
这里一次三块!
吃不饱,继续打。
不单单是免费续汤、续饭,肉和蔬菜都可以不断加,直到满足为止。
除了冰镇啤酒·..每人限定半瓶,正好把塘瓷杯灌半满。
两分钟后,烧结工欧阳辉左手餐盆、右手冰啤酒、嘴里还叼著一个大馒头,
找到同组工友时,第一句话就是“我刚听食堂师傅说,江城肉联厂、冷库,全部被中原战区拿下了,里面肉蛋菜据说存储了二十万吨!”
“乖乖——”
假设人均每日消耗蛋类0.05公斤(1个),肉约0.16公斤,蔬菜1.37公斤,总计约1.58公斤/人/日。
20万吨=200,000,000公斤,除以1.58公斤/人/日,得到约126,582,278人日。
如果是年供应量,则126582278/365~346800人。
关键没算主食呢。
粮站里的米麵粮油,就算是放开吃,都够两百万人吃一年以上!!
另外,江城適合种田“首长就是太阳啊,以前在江北守备旅时,没正经蔬菜吃,连著七天拉不出屎来,牙髓出血、皮肤底下出血全指著维生素片挺过去。”
“是啊,跟末世前我养宠物差不多,给猫粮狗粮里加鱼肝油胶囊,唉!”
“敬孟首长。”
有人开口。
隨后一桌蔓延一桌,当孟德走进来,正好看到这一幕。
?
我也没说要来视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