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宋昭上书(2/2)
宋昭对两位曾经位列宰执、如今依然占据一部尚书职位的大官儿的到来,还是有些意外的。
“两位尚书大人,蔡公相当真赞同下官的意见,而且竟然差了二位贵人来和我商议此事?”
余深点点头,开始和宋昭拉起了关係:“正是,宋郎中,蔡公相对你一直很是认可的。当年宋郎中得以升任江南提举盐香茶矾事,正是蔡公相看中了足下的能力才令人举荐了足下啊。”
这话当然是余深瞎扯的,但是说出来也无妨。
因为这个官职就是蔡京主导设置的,蔡京在盐茶专卖制度上是做了很大的改革的,如果仅仅从提升財政收入的目標来看,蔡京的改革是很成功的。
而正是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蔡京第三次拜相,顺带著把余深、薛昂扶上宰辅之位之后,正式推开了钞引茶盐法。从而在各路设置了这么一个提举盐香茶矾事的官职。
这个官儿是蔡京等人设置的,而宋昭走马上任的时间,也正是蔡京和哼哈二將主政的时间。余深这么说,宋昭完全无法证偽。而这么大个官儿当面来给你展示恩宠,但凡不是个二愣子,自然要把这个饼吃下来。
“原来如此,在下还要感谢蔡公相与二位大人的举荐之恩!”
余深双手抱拳,朝著右上方虚空晃了晃双拳:“公相大人说了,谈不上举荐之恩,实乃是宋郎中有才干。公相大人向来是唯才是举。就像童贯童枢密,能有今日之地位,也是以前仰赖公相大人的举荐罢了。宋郎中在左司还应大展拳脚,来日公相大人也可托门下侍郎白相公进一步举荐一番。”
宋昭虽然不是个大官儿,但是也是在官场沉浮有些年头了。这样两个贵人如此来示好,甚至还给画了进一步升迁的大饼,肯定是有大事要托他办的。
宋昭也不是个不知好歹的人,主动挑破了窗户纸:“下官实在诚惶诚恐,区区下官,无足轻重而已,不知道有什么功劳能够受蔡公相如此大恩?”
余深看宋昭是个明白人,也切入主题:“我等听闻宋郎中对此次伐辽大败,颇有见解?”
听到余深这图穷匕见的话,宋昭这才恍然大悟。蔡京一党这两天忙於宣扬伐辽大败的事,自然是要图谋东山再起,既然整体气氛已经铺垫好了,现在最缺的就是率先把矛头指向王黼和童贯的一个人。
宋昭明白,余深这是冲他来了,想让他做马前卒。不过宋昭並不在乎,因为就算他们不来找,宋昭也是要上书痛斥王黼和童贯的。如今既然蔡京愿意给他一些支援,自然是再好不过的。
一来就上书的目的而言,与蔡京合作更可能扳倒王、童二人。二来自己肯定不会因为上书被杀头,但是免不了被贬斥京外,他日蔡京再上台,说不定能把自己给捞回来。毕竟自己还是需要有个一官半职才能施展自己的治国之策的。
想到这里,宋昭与余深对了一下眼神,赶紧起身作揖:“在下愿上书弹劾王黼、童贯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