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西军要进京勤王!?(求追读)(2/2)
“本王原本已经不关心政事、军事,昨日藉由蔡公相之口,听说了贤孙婿在伐辽一战中是立下了大功的。
“蔡公相说那老种经略相公的六万西军,一战之后仅剩下不到两万人。而刘节度和贤孙婿的胜捷军,出征时仅有四万人,还多半是新兵,结果在刘节度和贤孙婿亲自坐镇安肃军,竟然还收拢下將近三万人,你父子二人实在是当世良將!”
宣和四年的赵宋朝堂,就是如此可笑,高居庙堂的贵人们对战爭根本没有清晰地认知。
在宣抚司和刘光世的精心包装下,血战到底的东路军成了无能之师,一战即溃的西路军,反而成就了刘延庆父子当世良將的名声。
刘光世当然是要维持住自己的人设,也就顺势谦虚了一下。
“末將得大王、蔡公相谬讚了。只可惜伐辽阵前我父子二人不能放手一搏、大展拳脚,否则必不叫辽军如此放肆。”
隨后刘光世当然也是捶胸顿足一番,表示自己父子二人在童贯的淫威下如何不能放开手脚指挥军队,添油加醋地再描述一番童贯的罪过。
老迈的永嘉郡王向宗良听到这里倒是义愤填膺起来:“本王虽然久不问政事,方才贤孙婿歷数的童贯的罪过,本王昨日也都听蔡公相说了。此次伐辽大败,虽然有那老种经略相公的罪过,但是童贯这个阉宦更为可恶!蔡公相昨日已经暗示老夫,若是两位愿意协助,蔡公相愿意设法弹劾童贯……”
终於,藉由永嘉郡王的传递,蔡京向刘延庆父子伸出的橄欖枝终於到了面前。
。。。。。。
东京城,马军司。
送別了刘光世和向娘子的刘錡刚刚返回三衙办公,就见衙门里人仰马翻,仿佛出了什么大事。
自从京城禁军在高俅的领导下已经名存实亡以来,向来只有元宵灯节需要大量仪仗队出工和仪式排练的时候,三衙才会如此忙乱。
当刘錡好不容易抓住一个殿前司的熟人,连忙追问到底出了什么事。
“刘四厢上午不在衙门,你可知今日枢密院送来一条紧急军情,连高殿帅刚才也被叫到枢密院去商议军情了。”
刘錡听到高俅被叫到枢密院一起商量军情,心里清楚这肯定是很严重的大事。
如果不是辽军趁乱南下的话,那只能是刘光世的下一步计划启动了。
虽然刘光世的计划很大胆,但是他看见三衙的忙乱场景,也確实有些担心是否辽军真的南下了。若是辽军来了,一是刘光世的计划必须中止,二是目前大败之后的北边防线怕是抵挡不住做好了攻城准备的辽军。
“快说,究竟是什么军情,莫不是那辽军打算趁我军大败,做了准备要顺势南下攻我?”
那人赶紧摇头:“那倒不是,是更紧要的事,据说雄州和霸州的西军,要进京勤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