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东京城还是最大的危机(1/2)
七月初一,朝廷许诺下的第二批后备兵员在东京城凑齐了。
这批后备兵员大约两万人。首先是何灌在京城禁军中想尽办法搜罗出来的还能拿出来打仗的军士——大概標准是还知道鎧甲如何穿戴、行军如何列队。但是这样的標准下也只搜罗出一万人,剩余的一万人还是在京畿路募集的新兵,当然不少都是城里的地痞流氓。
河东、河北制置使,兼领宣抚都统制的刘延庆,带著宣抚司一干人马,与何灌这个宣抚副都统制押著这两万大军在东京城的校场列队接受道君皇帝赵佶的检阅。
自从童贯被斩杀之后,赵佶在民间的声望又有了一些起色,不少百姓又开始称呼这位道君皇帝是圣君。
当两万大军在校场列队完毕,赵佶的龙輦在马军司仪仗队的护卫下从御道驶出,赵佶的龙輦后面,跟隨的是东京城禁军中训练最为频繁的一支部队,官家的御用钧容直。
御用钧容直们一个个神采飞扬,打头和殿后的几人手执旗幡、金瓜、斧鉞等仪仗器物,以此彰显皇家威仪,其余人等击鼓吹笙,热闹非凡。
在道路两旁列队的平民百姓们纷纷跪地高呼万岁,在御用钧容直们的吹吹打打中,夹杂著的是道路两边百姓的山呼万岁之声,听得赵佶好不受用。
不过是斩了一个童贯,赵佶既没有断了即將完工的艮岳,也没有断了其他的苛捐杂税,甚至加征了一笔免役代伕钱,还能给自己博得一个“圣明无过当今官家”的名誉。
赵佶明白自己躲在幕后偽装成一个被权臣蒙蔽的好皇帝的技巧已经大成了。他在龙輦中,偶尔还让队伍停下片刻,让东京市民好好瞻仰一下他的龙顏。赵佶后悔今日没有著戎装,若是不坐轿,反而骑上他最心爱的那匹青色马驹,定然更加凸显自己的高大形象。
赵佶的车驾队伍就这样在百姓的崇拜之下抵达固子门外的校场。这片校场原本是是禁军中上四军捧日军、天武军等精锐部队的主要训练地,如今早已基本荒废。正是为了今日的检阅典礼,何灌还特意请示高俅,找人把校场做了个清理。
赵佶到了检阅场地后,原本在烈日下久等官家不至而已经开始有些萎靡不振的军队,却突然像打了鸡血一般突然精神了起来。这就是赵佶顶著官家这个名號而自带的精神光环。
在誓师大会的一开始,王黼先匯报了本次伐辽大军军费的落实情况。
通过徵收免役代伕钱,王黼等人给胜捷军准备了一千万贯军费。
一千万贯钱,多吗?多,足以应对伐辽的费用所需。
一千万贯钱,多吗?多,足以让多少本能自给自足的农民破產。
一千万贯钱,多吗?不多,远远没有到王黼实际搜罗上来的数额。
这一千万贯钱是在公开场合念出来的外帐,如果细细去翻王黼这次徵收免役代伕钱的內帐,就会发现王黼从各路百姓身上搜颳了六千万贯的油水,这个数是什么概念呢,北宋末年一年的財政收入也就是六千万贯。
也就是说王黼以伐辽的名义,从各路百姓身上硬生生搜刮出了一年的財政总收入,王黼鱼肉百姓的敛財手段可见一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