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董庞儿的义军(1/2)
当刘延庆开口諮询出击牛栏军的人选建议,在一旁早就按捺不住的刘光世当即脱口而出:“末將愿往,为我胜捷军拔得头筹。至於隨行人选,我请以杨可世、王德、韩世忠三位带本部兵马同行。”
王德和韩世忠是刘光世一手提拔上来的,有如此的建功良机自然要带上一起。而杨可世是西军残军中最具声望和能力的中生代將领,带上杨可世既可以保证战斗力,又可以向王稟、吴革等西军旧將展示他刘光世还是愿意带著他们一起玩儿的。
刘光世、杨可世、王德、韩世忠,除了王德这会儿名气小一些,其他三人都是军中赫赫有名的战將,一万五千兵马全是西军旧部和將领亲兵,自然无人会对刘光世的建议提出质疑,这个建议就如此得到了宣抚司的批准。
刘光世看人选已经定下了,赶紧趁热打铁把时间给敲定。
“末將认为,今明两日可以派出四轮斥候侦查牛栏军形势,若是仍与马子充信中所说一致,兵贵神速,明晚便可趁夜突袭牛栏军。”
眾將对这个安排当然也没有什么意见。但是蔡攸却提出了一个问题:“若是刘统制率领一万五千人击溃了牛栏军,是否要围攻易州?”
在这个问题上,帅帐诸將明显是有分歧的。
何灌对进攻易州要更加激进一些,他说道:“易州既然並无太多守军,就近不过是涿州郭药师一部,不如一鼓作气攻克易州,以为桥头堡。一旦易州在我军手中,则进退有据,后续用兵也更为从容。”
刘錡则明显不以为然:“我认为攻城不妥,易州也不是一座残破小城,若是城中军民据城而守,没有十天半个月可能也是难以攻克。更何况既然此次是突袭牛栏军,一万五千人必然不会带上攻城器械,还需再遣兵马运送攻城器械並作为后援。
旁听的蔡攸问道:“不过是运送些攻城器械,派人运过去不就行了?”
刘錡看了看蔡攸,在东京城混了几年,他已经能够做到对中枢贵人们的愚蠢问题喜怒不形於色了,因此他只是平淡地回答道:“好教蔡宣相知道,一旦大军开赴易州城下开始攻城,必然耗费许多时日,一时半会儿也不可能从攻城战中乾净撤出。
“一来不知道郭药师是否真心来降,万一他趁机来包围我军后路如何?
“二来攻城需要耗费许多时日,萧干尚有数万大军,一旦攻城日久,等到萧干大军南下包围我军,又当如何?
“尤其是我大军如今左厢尚在整备中,还没有做好与辽军全面开战的准备,若是我十万大军已经整备完毕,蓄势待发,攻城也无不可,但是今日我认为攻城不妥。”
刘錡这番话解释的很明白了,十万大军虽然到了雄州,但是左厢五万人还是一盘散沙,没有个把月的操练磨合,这五万人说是乌合之眾也不为过。因此出击牛栏军,也是只挑选刘光世的右厢精锐人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