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升官!奉国军承宣使(2/2)
赵佶听完眉头又是一挑,收復易州的意义他自然是瞭然於胸。
事实上,赵佶此时此刻感觉自己离青史留名、被后人讚誉为千古一帝已经不远了。
单说收復易州这件事情,他自然是比谁都志得意满的。
但是令赵佶在意的是,王黼毕竟是鄆王的铁党,如今王黼大度为刘光世请功,一旦他按王黼所请批准了对刘光世的奖赏,將来传到阵前,刘光世等人又当做是鄆王和王黼的奖赏该如何?
尤其是当赵佶又想到刘延庆上的那封请求加封鄆王为伐辽兵马大元帅的扎子,以及赵佶那两天梦里十万胜捷军簇拥鄆王的场景,又是不自觉冒了一身冷汗。
但是精於权术的赵佶自然有办法破局,只不过稍微一思索,赵佶便开口道:“王相公说的不错,易州光復实在不是等閒攻克一城一池所能比擬的,刘光世自然需要加封,而且要破格加封。但是王相公所提的建议,朕以为不妥。”
被赵佶驳回提议之后,王黼一时有些汗顏,赶忙俯首拱手问道:“还请官家示下。”
赵佶背著手站著,悠悠地来了一句:“所以朕的意思是……加封刘光世为奉国军承宣使。”
所谓承宣使,乃是唐朝的节度使留后,唐朝时若是节度使入朝或者朝中宰相遥领节度使,则在实际节度的军州设一个节度使留后,在当地代节度使管理军政事务。
宋徽宗政和年间改制后,节度使留后改名为承宣使。但依旧是仅次於太尉和节度使的大官。
正是因为这官太大,王黼一时之间还没反应过来,以为不是正任官,只是贴个遥郡官领俸禄,但这样又显得有点小气,於是竟然开口问道:“官家,刘光世此番大功,只给他升一阶遥郡官,是否太过谨慎?”
“朕有说是遥郡官吗,给他落官转正任承宣使吧。另外他现在不是右厢统制的差遣吗,正式让他领个胜捷军副都总管的差遣吧。”
即便是见多识广的王黼,此时也不由得咽了口口水。这个奖赏实在是太大了,正任承宣使已经是正四品,按政和改制后的武將官阶,此时刘光世已经躋身顶级武將了,即便是他今后见刘光世,也得私下里尊称一句刘太尉了。
一旦来日燕京城收復,如今三十二岁的刘光世怕是很快就要成为有宋一朝最年轻的节度使了,三十二岁便可建节,实在是后生可畏。
而胜捷军副都总管的身份,则更有意思一些。刘延庆和何灌是宣抚司的都统制和副都统制,虽然事实上是胜捷军的一二把手,但不过是因为胜捷军是宣抚司直辖军队,二人是以上级部门长官和都统制的身份在控制胜捷军。
胜捷军本身是没有都总管的,所以如今刘光世在名义上成为了胜捷军最高的武將。
这么大幅度的破格奖赏,即便是太子和鄆王也是做不到的,赵佶这是想让刘光世、让胜捷军清楚知道这个奖赏乃是当今官家圣意独裁,绝不是鄆王提议而官家顺水推舟。
王黼明白赵佶的意思之后,自然也不敢再说些什么,只是高唱一声:“圣明无过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