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联盟军初战告负,张纯献计诈降(2/2)
联盟军的步兵阵型当即被衝散,一时之间,陷入了各自为战的混乱状態,最终全面溃退。
初战惨败,公孙瓚被迫退守平谷城,叛军彻底占据战场主动权。
儘管凭藉骑兵优势在野战中压制了联盟军,但如今公孙瓚退回城中,明显是要打持久战。
毕竟乌恆军中多为骑兵,本就不善攻坚,在地上他们不得民心,缺乏稳固的根基,这持久战的困局著实让他们有些头疼。
“公孙瓚此人我十分了解,素来用兵谨慎,若是使用常规战术,怕是难以速胜啊。”
张纯和公孙瓚曾是同僚,对公孙瓚这个压他一头的白马將军,自然有著深刻了解。
“確实如此,如今公孙瓚手中没有精锐骑兵,在野战中吃了亏,怕是不会选择在平原地带与我军交锋了。”
难楼作为辽东属国的乌桓部落,和公孙度这位长史打交道的次数,自然远超旁人,他也出来附和的话,眾人一时之间犯了难。
如今玄和乐浪留守的部队,对他们虎视,再加上他们在辽西三郡的所作所为,不得民心。
他们大部队若是一直在外征战,难免內部会出现动乱,到那时玄和乐浪的守军一拥而上,后方失火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毕竟,如今的玄和乐浪守军,早已大大扩充,因为当地鲜卑和卫满朝鲜的百姓,见到了辽西三郡同胞的惨状。
自发地组织起了自卫队,大大加强了当地汉军的守备势力,时刻屯兵在边境城市中。
这让他们怎么不急呢,他们刚猛端过联盟军的屁股,自然知道箇中滋味有多难吃,他们当然不想自己体验一下。
被推举为三郡乌桓元帅的丘力居对此也是头疼,他屡次派人前往平谷城下挑畔,奈何公孙瓚不为所动。
反而在城外深挖壕沟,广布鹿角和拒马,很明显这是为防备乌桓骑兵的做的措施。
“如今公孙瓚得到了陆宇的粮草支持,如今他们军中不缺粮草,若继续拖下去,对我等不利啊!”
丘力居只能问策与张纯张举,这种玩脑子的事,向来是这些汉人更专业一些“徐无城中是不是有鲜卑一脉的族人?”
张纯也一直在思考破敌之策,如今突然想到了一个计划,但具体细节还是要询问一下的。
“有的,步比轩一脉的鲜卑族人,如今很多都在徐无城中安家落户,手中掌控著很多地方资源与私兵。”
作为右北平郡的乌桓首领,乌延对此地的情报自然最清楚。
他们虽说占据了辽西三郡,但他们还是有分寸的,只劫掠了那些汉人权贵,
和一切普通百姓。
像步比轩这种有著一定实力的鲜卑首领,也是他们重点拉拢的对象,自然不会和他们產生正面衝突。
“步比轩!”听完乌延的话后,张纯也想起了此人。
之前刘虞治在北平时推行屯田、抑制豪强,自然损害了步比轩这种部落首领的利益。
如此一来,张纯认为自己计策的可行性很大,索性就说了出来。
“既然常规战术很难速战速决,我等不如使用诈降计!”
“诈降?”
听完张纯所言后,丘力居等人越发迷茫了起来,不由得开口询问道:“如何实施?”
诈降计若是想要成功,本就涉及多方因素,对情报及心理的考量本就很高,
並不是那么容易就实现的。
既然张纯敢提议此策,自然不是空穴来风,於是他轻笑一声,环顾周围首领,淡淡说道:
“诈降最重要的就是执行者,我们其中任何一位都不適合,所以我才会问城中是否有鲜卑族人。”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所以计划的实施者就有了,正是鲜卑首领步比轩,不过这事可能需要乌延首领上门去当一下说客了。”
乌延见张纯提起了自己,他虽然满腹疑问,但还是第一时间將此事应承了下来:“这没问题,我二人本就有旧。”
“但怎么让公孙瓚相信步比轩是真心实意要投降呢?”
丘力居问出了眾人心中的疑问,诈降確实可行,但公孙瓚为什么会相信他投降的诚意呢。
“这並不难,我等占据辽西三郡后,本就杀害了很多小部落的鲜卑民眾,所以步比轩心生不满自然合乎常理。”
“我等只需要加一把火,那就是把叛军暴虐,民心思刘的传言散播出去,到那时步比轩联繫公孙瓚自然就站得住脚了。”
张纯对此事很自信,因为叛军不得民心这事,本就是真实的,在真话中掺杂假话,任他公孙瓚狡猾如狐,也必然会上鉤。
“现在问题的难点只有一个,那就是乌延首领,能否说服步比轩了。”
张纯再次把目光看向了乌延,確如他所说,这计策现在唯一的难点,就是能否说服步比轩配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