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1/2)
第148章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再者说,王本就是土人出身,眼中根本看不上武人孙坚,对这种独掌兵权之人自然有所不满。
但这些不过是些许微词罢了,算不得什么仇恨,官场上不和的事情多了去了。
要说王真正的敌人,还得是武陵太守曹寅,荆州最初的州治所在武陵。
双方治所相近,再加上理念不合关係可以说是紧张至极,王甚至放出过狼话,誓要取曹寅性命。
荆州的局势,也正是其他各州的缩影,多方势力混杂在一起,错综复杂得很。
董卓就在这样的局面下,加封成了相国,给本就混乱的局面,再增加了三分动盪。
曹操作为跟隨皇甫嵩南征北战的骑都尉,自然看不惯此事,毕竟明眼人都知道皇甫嵩死在了谁的手中。
在王允的一番游说下,曹操也动了刺杀董卓的想法,只可惜刺杀未成,曹操用自身的机敏一路逃回了老家。
如此种种,公孙瓚虽不知道这天下会群雄並起,但他也不是傻子,自然看得出乱象已显。
所以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排除掉一些不稳定的因素,把战爭时间拉长。
但陆宇岂会不懂这些,见公孙瓚部队分化的差不多了,他便率兵浩浩荡荡的从海阳城中进发。
大军一举来到了阳乐城下,开始在城外安营扎寨,准备围城事宜。
陆宇虽然很想占据全部的幽州,但他不想要一个千疮百孔的幽州,自然不想幽州本地人折损过大。
他虽然知道公孙瓚不会投降,但他手下的土兵还是能保住一个是一个的好。
至於一心跟著公孙瓚赴死的人,陆宇也没什么好办法,这些都是个人的选择,他也只能尊重。
很快,陆宇的数万大军便將整个阳乐城包围了起来,此时城中只剩下了两万余精锐部队。
这些人都是跟隨公孙瓚久经沙场的老兵,军事素养自然不用多说。
阳乐城更是城高坚固,城內粮草充足,守城器械布满城墙,箭塔高楼也是数不胜数。
很明显,公孙瓚这段时间並没有閒看,一门心思要和陆宇死磕到底。
《孙子兵法》中提到:“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陆宇手中的兵力虽然达不到敌军的十倍之数,但公孙瓚此刻已无援军,自然不需要应对可能到来的援车。
他只需要轮换作战,避免士兵疲劳,甚至就连防止敌军突围的意义都不大。
只要有人想跑,陆宇绝不阻拦,甚至公孙亲率小股部队跑掉都行。
如今的局面,公孙瓚其实只有死守阳乐这一条路可走了。
要是公孙瓚怕死,自己跑了,陆宇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管他呢。
他外无援兵不说,也没有再次起家的机会了,只能选择孤注一掷了。
“公孙瓚,你叛乱朝廷,不尊天命,如今更是用孤城拦我王者之师,如此不义行为不怕天下人耻笑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