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大什么…大尺度(1/2)
顾常卫把开机第一场戏放在了下午,剧组各个部门吃完午饭就开始忙碌。
庄周看著吵吵闹闹的拍摄现场,终於知道姜闻为什么说顾常卫给他的帮助说不定更大。
导演不只是会导戏就成,一个剧组,十来个部门,人数少则大几十號人,多的几百上千人。
如果统筹和协调能力不足,拍摄会相当困难,就跟现在一样,整个拍摄现场一团乱麻。
顾常卫虽然当了那么多年的摄影师,还都是和大导演合作,但没有管理过剧组,明显经验不足。
庄周看得很仔细,以前他没想到这方面的问题,现在有人亲自做错误示范,怎么可能错过。
下午四点,准备工作才就绪,四月的安阳还有点冷,但顾常卫却满头大汗。
好在没搞开机仪式,也没有邀请记者,不然多少会丟点脸。
第一场戏,也是正片的开场戏——一家五口一起在走廊吃晚饭的情景。
表演没什么难度,但庄周一米八七的大高个,坐在矮凳子上,跟受刑没什么区別,而且顾常卫还迟迟不开拍,就让他们这么干坐著。
过了十多分钟,庄周实在难受,用开玩笑的语气说道:“顾导,你在等啥呢,我再蹲下去腿都快废了。”
顾常卫看著天边,慢悠悠回了句,“我在等一个时代的落幕。”
庄周愣了好一会儿,才明白是等黄昏的意思,心里不禁吐槽:平时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坐上导演椅一下就装模作样起来了。
他看太阳短时间还不会下山,只好不著痕跡打量旁边的张婧初来打发时间。
张婧初的长相不是那种打眼就觉得很漂亮的那种,但身上自带的那股文艺气息,绝对是这个时代老色批们的最爱,也就不怪顾常卫心情不好就去会找其聊天。
去年顾常卫为了让张婧初出演“姐姐”这个角色显得名正言顺,还搞了个全国海选。
来自全国各地的“姐姐”们,一起学河南话、练手风琴、打桌球,幻想能成为“孔雀”,结果不言而喻,全都陪跑。
张婧初的电影,庄周也看过不少,印象最深的台词还是那句“从头皮到脚趾头,全身的皮肤一起高潮,好久好久……要多久有多久”,配合上不停的喘息声,只能用两个字形容——刺激。
又过了十多分钟,山边的太阳缓缓落下,打板声终於响起。
这场戏只有饰演妈妈的黄梅莹有两个字的台词,对老演员来说,不要太简单,一条就过了。
顾常卫今天只安排了这场戏,庄周换回自己的衣服就让冯清清开车回酒店。
不知道是不是相机的原因,这姑娘今天就算没其他人,態度也比以前好了不少。
“你们当演员真轻鬆,一天就拍一个镜头,还赚得多”,冯清清想到她当实习记者那会儿,一个月工资才500,还经常凌晨都要外出,心里很是不平衡。
“哪有你想的那么简单,今天轻鬆是因为这场戏只有一个镜头,要是遇到镜头多的,一场戏拍一天都正常,还得是顺利的情况。”
“而一部电影大概有100-120场戏,拍摄周期一般都在两个月以內,平均一天最少得拍2场”,庄周给冯清清普及了一下电影製作的基本知识,免得以后给他丟人。
另外他估计《孔雀》的拍摄周期不会太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