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首相(2/2)
传统的维京社会分为三个阶层:贵族、自由民、奴隶。
假如自由民发生爭端,常见的做法是召开“庭”(thing),庭类似於地方议会,除了调解居民纠纷,还用於商討公共事务。
在北境的维京村落,这种方式同样流行。由於行政能力有限,郡长、镇长们无暇关注民间琐事。按照《泰恩堡法典》,上面会派来一个助理法官作为监督,有时神庙萨满也可以充当这一职能。
假如涉及人命、或者重大財產损失,这种情况不適用於“庭”,只能由泰恩堡公爵的司法系统进行裁决。
面对公然进入会场的年轻贵族,居民试探著提问:“您是?”
“维格·泰恩堡,前往伦底纽姆接任內阁首相,我的队伍需要临时休整。”
北境之蛇到访,长者们莫不服,將他奉为上宾,继续进行双方的陈述环节。
这场纠纷的起因很简单,一名自由民在酒宴上辱骂对手家族“胆小如奴隶”,受害者家族要求支付名誉赔偿金,否则发起决斗。
“决斗?”
维格不经意间皱起眉头,北境同样存在这种现象,屡禁不止,他被迫做出妥协。允许决斗,前提是得到郡长的书面许可,一方认输后必须停手,双方家族不得在事后进行復仇。
双方陈述完毕,坐在长桌后方的十五个长者传唤证人,仔细確认当时的状况。
依照传统,辱骂需按严重程度分级赔偿,此案牵涉到家族荣誉,属於最恶劣的情形。
经过漫长的討论,长者们宣布结果一一七枚银便土,约等於普通农户全年赞下来的收入的一半。假如被指控者拒绝赔偿,指控者有权发起决斗。
阴沉著脸,被指控的农民卖掉家中饲养的肥猪,在妻儿的抽泣声中支付这笔赔偿金。
名誉纠纷告一段落,长者们处理其他事务,包括遗產继承、农场划界。忙活一个多小时,眾人相继散去,唯独一个披著破烂羊皮袄子的老者坐在原地抱怨:
“参加庭的人数越来越少,部分自由民选择在家干活,无视这种义务,应该受到严厉惩罚!”
维格对此有不同的看法,生存环境恶劣,人类会倾向於抱团取暖,如今局势和平,自由民忙於自己的事务,合情合理。
旁边,老人继续念叻著,抱怨自己的两个儿子,一人成为农夫,所有心思放在二十英亩耕地,另一人成了木匠,整日挑著那些工具在乡间乱窜。
“完全不像个维京人啦,不光他俩,其他人也是。按照过去传统,涉及家族荣誉,一场决斗是免不了的,结果只七便士就搞定,简直就是笑话,和那些盎格鲁人有什么区別?”
维格嘆了口气。在原有的时间线,两三百年后,维京人皈依罗马公教,吸收先进的生產技术,从此褪去部落旧习。只要衣食无忧,没多少人愿意出海劫掠,所谓的维京传统並非牢不可破的准则。
寧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如今风调雨顺,衣食无忧,这样的好日子过一天少一天,
自求多福吧。
等到马匹恢復体力,维格辞別老人,翻身坐上灰风的马鞍,最后望了眼在草地踢球的少年们,念著旁人听不懂的诗篇走远了。
“愿为长安轻薄儿,生於开元天宝时。斗鸡走马过一世,天地兴亡两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