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上门求人】(2/2)
林正杰就希望,由亚洲出版社提供稳定的环境、稳定的收入,为香港漫画创作者提供学习的温床、成长的动力,从而逐渐带动整个香港的漫画水平。当然,这里面少不了一些『抄袭』前世日本经典作品的功劳。
等到网际网路时代来临时,香港的漫画產业便可以发展网漫,以此来打开上百个国家的市场。当然在这之前,香港漫画產业肯定积累了相当雄厚的基础。
离开漫画部门,林正杰对身边的叶绍良说道:“要多注重系统化的培养漫画人才,总之人才是我们將来的基础。”
叶绍良点点头,说道:“我明白,我们这几年也培养出几十名漫画师,现在也已经出版將近十种漫画刊物,就规模已经超过玉郎图书。”
《漫客之家》只是现代出版社的拳头漫画周刊,而现代出版社还出版其它漫画刊物,包括《漫客日报》以及一些单独作品出版。
回到办公室,林正杰对叶绍良说道:“我想收购《天天日报》!”
不全出版业的最后一环,哪怕《天天日报》销量不及《东方日报》,但如今销量也是10万份以上。
叶绍良说道:“《天天日报》的大股东是妙丽集团的刘天,占股约75%;创始人『韦氏家族』的韦建邦占股5%,其余股权也在韦氏家族人员和其它股东手中。如果老板要收购,只需要收购刘天手中的股份,也没有必要將韦氏赶走。”
《天天日报》也是卖药家族——香港二天堂药厂韦氏家族兄弟创办,当时韦基舜负责社务。后来,韦氏家族遭遇財务危机,便將大部分股份卖给妙丽集团的刘天。
这个刘天比较神秘,但確实第一个拍卖內地土地的商人,这两年在深镇拍卖住宅土地,可谓领先其他港商十年时间。
林正杰稍微思索一下,便说道:“伱可以去游说妙丽集团的刘天,他的妙丽集团应该出现了財务危机,有希望谈的妥。不过价格也確实不能贵,收购《天天日报》对我们来说,只是补全业务的一环,没指望赚多少钱。”
叶绍良当然知道,甚至整个『大文化產业』对老板来说,都只是『玩物』。作为泰富集团的董事,他还是知道集团的实力,是根本看不上『大文化產业』的盈利。
当然,这个『玩物』有著不错的影响力,所以老板又比较上心。
几天后,恒生指数暴跌至680的的低谷,股市哀嚎一片。
而趁著这几天暴跌的时间,维港投资4亿港幣的资金趁机吸纳,成本都非常理想。
“老板,鲍富达来了!”
“请进”
很快,置地总经理鲍富达来到林正杰的办公室。
这一幕,很让人有感慨性,不可一世的置地总经理,居然会亲自来到一个年轻华资首脑的办公室里。而在四年前,林正杰甚至都还担心——谈收购铁行大厦,甚至连置地首脑的面都见不到。
“鲍富达先生,请坐!”
林正杰还是热情邀请鲍富达在沙发上坐下。
鲍富达看著林正杰朴素的办公室,说道:“谁能想到,鼎鼎大名的泰富集团首脑,办公室只有不到千尺呢!”
林正杰谦虚到底的说道:“我们泰富集团没有自己的写字楼物业,靠租赁別人的物业办公,所以这间办公室对於我来说,已经足够大了。”
鲍富达心中有些异样,泰富集团不是没有写字楼物业,曾经短暂拥有过四座中环大厦(含在建的远东金融中心),不过只是都被林正杰高价卖掉。如今看来,当然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林先生,听说贵公司在收购一些地盘,不知道对於白笔山別墅群是否有兴趣,我们置地打算转卖半数股权?”
白笔山位於香港岛南面,在赤柱和石澳的中间。而白笔山別墅群项目,是围绕著白笔山兴建的一个大型高级住宅区。
1981年初,置地和信和地產以13.5亿港幣的价格,拿下地皮。
林正杰不客气的说道:“不好意思,这个项目太大,我们现在只是低价拿一些小项目,用於积累开发地產的经验,所以对於这个大型项目並不感兴趣。”
闻言,鲍富达不死心的说道:“目前这个项目尚未正式动工,我们置地出资6.75亿港幣已经支出,愿意以六成五的价格出售,这也是符合当前的市价。”
说完,他露出一些苦笑。
置地打算斩仓四大项目,分別是和港府合作的皇后园重建项目、白笔山高级住宅区(信和地產合作)、美丽华酒店旧翼(和佳寧的合作)、新世纪地產(和远东发展的合作)。
而这四个项目斩仓,损失就將近20亿港幣,这相当於置地在1974年~1980年的利润总和。可见,亏损之严重。
不过话说回来,这一世置地没有收购港灯,財务状况银行好上不少。
林正杰果断的说道:“不好意思,我们对於这种地產项目没有兴趣。不过,我们对於置地的牛奶公司(惠康超市)的股票很感兴趣,这个资產我们可以谈谈!”
牛奶公司是置地在1972年抢下的上市企业,而惠康超市实际上有两个股东——牛奶公司占大半股份,另外一名小股东是会德丰集团旗下的连卡佛的子公司大利连有限公司。
鲍富达大惊失色,说道:“不可能!这是我们置地的非卖品!”
林正杰很有风度的说道:“无妨,这只是我的提议,而且一直有效!”
鲍富达冷静下来,说道:“好的,我会將这个建议送达董事会!”
林正杰实际上也没有抱希望,不过是隨口这样一说。当然如果置地肯卖,那就是想办法也得买下来。
置地的负债依旧很高,前世若不是滙丰和渣打全力拯救,带领多个財团提供一笔40亿港幣的贷款,以及母公司怡和、置地都出售大量的资產来拯救,置地肯定难逃破產。
鲍富达离开后,坐进自己的车里,忍不住说道:“曾经一个连见我的面都没有资格的小傢伙,如今已经成为一方大亨,甚至连置地的核心资產都打起主意来。哎,都怪凯瑟克家族,若不是长期以来发展海外,也不至於置地有今天的麻烦。”
此时的怡和、置地,正在经歷一场內部爭权的斗爭,凯瑟克家族要求纽壁坚和鲍富达辞职,由西门·凯瑟克来做凯瑟克家族的第六任怡和大班。
实际上,西门凯瑟克早在1981年便来到香港,当时就和纽壁坚爭权;不过纽壁坚最终在其它董事的支持下,连任五年的大班。
如今,很显然凯瑟克家族希望纽壁坚马上下台,毕竟捅的篓子很大。而纽壁坚和鲍富达则认为,是因为凯瑟克家族的『发展在香港,投资在海外』的政策,才导致这次置地资金实力不足。
总之,双方还在一边扯皮,一边出售资產和斩仓项目,来稳定置地。
而林正杰看著鲍富达离开,心中並没有多少涟漪,他知道置地很难收购成功,所以目前並没有什么想法。
不过如今鲍富达上门『求人』,但是印证一句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至於白笔山项目,置地应该最终会卖给华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