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家族办公室】(2/2)
单一家族办公室(sfo),sfo为超高净值家族专属的家族办公室,只对一个家族负责,成本较高;
多个家族办公室(mfo),mfo负责多个家族的財富管理,多为商业银行、信託银行、家族办公室,主要著眼於財富的增值。
林正杰要成立的家族办公室自然是属於sfo,而且是一个全方位管理的sfo,预计將招聘100到200位世界高级人才,需要一步步来完善;
这种级別的家族办公室,在世界上屈指可数!
他之所以敢如此投资,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將来的財富將达到一个恐怖的地步。
林正杰把这个家族办公室命名为『林正杰家族办公室』,『林正杰家族办公室』的最上层权利机构是『家族理事会』。
他自己担任理事长,后续再邀请几个妻妾进来当理事,等子女成长起来后,再接过他们母亲的理事职位。
林氏家族第二代,肯定会高达二十人以上,那么第三代、第四代的出现,家族成员可能会上升到上百位,甚至几百位之多。
朱元璋的明朝,统治了几百年,子嗣號称有一百万之多当然,林正杰只是做个比较而已。
这些家族成员显然不可能全部就职於家族企业,或者家族办公室;这就会造成家族成员之间的信息会严重不对称,协调也变得更加困难;那么成立家族理事会就非常的必要,家族理事会可以代表家族利益、处理家族事务的治理机构和家族股东的正式沟通平台,同时也是家族的最高决策和权利机构。
同时,『家族理事会』也是监管和审计家族办公室的存在。『家族理事会』是『家族办公室』的董事会,而『家族理事会』下面则是『家族办公室』的ceo。
林正杰家族办公室的ceo在『林正杰时代』,自然会受到一些限制(可隨意罢免);但是林正杰一旦死亡,这个ceo的权利就会变得较大。
基本需要家族理事会的大部分成员,齐心合力才能牵制这个ceo,实际上又很难齐心,除非涉及到真正的家族利益上;这样做的目的自然很简单,林正杰担心自己的一些不肖子孙败光了家產。
林正杰家族办公室ceo的手下再分成六大部门:投资管理、遗產规划、税务筹划、信託服务、家族治理、行政服务。
投资管理部门的职责是:投资项目、资產配置、经理人选拔、投资绩效监控.
遗產规划部分的职责是:信託管理、制定信託计划、基金管理、实物资產管理.
税务筹划部门的职责是:制定税务计划、税务文件协调、合理避税.
信託服务部门的职责是:代理法人受託人、个人受託人支持
家族治理部门的职责是:財富的愿景和目標、规划家族成员的教育计划、家族会议、慈善筹划.
行政服务部门的职责是:法律问题、旅行计划、购物计划、管家服务、文档管理、转帐支付、现金流和预算管理、风险管理.
所以今天到场的,只是一个初始班子。
“林先生”
“林先生好”
大家纷纷打招呼,林正杰笑著示意大家不用客气,隨即宣布进入正题。
“今天是1990年1月6日,林正杰家族办公室就正式成立了。”
鼓掌!
“.现在我来介绍一下,我们的主要管理层。这位是林正杰家族办公室的总裁托尼克罗斯.这位是我们的投资管理部门负责人布莱克这位是.这位是行政服务部门的负责人卡森.”
他一共介绍了七位核心高层,都是清一色的西方人。
没办法,目前家族办公室对於亚洲人来说,还是非常陌生的,缺乏这方面的人才。所以,林正杰打算先用这些人搭建『家族办公室』,但他不完全信任这些人,所以他只会先拿出50亿港幣注入进来。
接下来的数年,他一边网络华人精英加盟,一边逐渐达成一个华洋综合的家族办公室,以制衡全是洋人的情况。
也就是说,先藉助这些洋人搭建完善的家族办公室,接下来先將中低层管理人员,增加华人的比例;等到二十一世纪后,在逐步换成亚洲人当高层,当然洋人也可以用。
这样一来,林正杰的三大『金融事业』——维港投资、恆丰金融集团、家族办公室,就会形成『三角网络』,保护林氏家族世世代代有钱下去。
恆丰金融集团专注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
维港投资专注传统题材股票(可口、医药保健、石油、银行等)及全球物业;
家族办公室专注科技网际网路类股票(非风投、持少量股权)及全球物业、资產投资。
大会结束后。
林正杰家族办公室正式运转,当务之急,是首先要成立伦敦、苏黎世、纽约、新加坡这四个分部,招募行政服务人员。
与此同时,50亿港幣的资金注入,开始在香港、纽约、伦敦进行投资,比如购入会德丰的两幢大厦、购入一定的港股、购入一些美股、购入一些英股,总之50亿能很快的投入进去。
至於家族办公室的『受益人名单』,林正杰打算逐步加入妻妾、子女,一步一步的完成。
与此同时
泰富集团也搬进『泰富集团中心』,这是一个值得喜庆的日子,泰富集团成立12年后,终於拥有自己的总部大厦,而且还是香港地標性建筑。
而林正杰也终於搬进了一件拥有2000平方尺的超大办公室,这里还有一间休息室、会议区、待客区等,相当的宽阔。
而他的办公室,更是坐落在泰富集团中心的70层,这里將成为他生意帝国的中枢枢纽,管理著上千亿,未来甚至上万亿的资產规模。
林正杰坐在办公桌上,翻阅著报纸,神情轻鬆悠閒。
时至今日,他的事业已经走上正轨,平常他会出国考察,和国外的政要、商界朋友会会面。
至於投资,他不需要巴菲特那样看很多財务报表,也不需要李家成那样出国考察频繁,因为该投资什么,他心中大概有数。
明確方向,先让属下去考察写报告,然后林正杰再去考察敲掉,这就是大项目的投资方案。
打个比方,去年决定大肆投资东南亚的曼谷、吉隆坡,林正杰在属下们安排好之后,就去会面当地的政府和华商,最终很快敲定了一些投资,甚至还有和当地华商合作的项目,效率非常的高。
而假设李家成要投资这两个地方,他会费很长的时间去考察,才决定著这两个地方有没有投资的前景。
而林正杰则不需要,他知道东南亚这一波类似日本的泡沫,所以在泡沫诞生时介入,泡沫破灭前前一点套现,就已经足以。
最近报纸上的新闻,不少都是关於林正杰商业帝国的:
“会德丰集团宣布以17亿港幣从nova公司手中,购入43%赫斯基股权,至此,赫斯基股权全部落入香港財团之手。”
“现代货柜码头亿11.5亿价格,购入75%英国最大港口——菲力斯杜港,踏入海外港口的第一步。”
“会德丰集团宣布:因为业务的变化,出售会德丰大厦部分权益、马登大厦全部权益,总价22亿港幣。”
一则则新闻,就好比是一则则利好消息,刺激著会德丰集团的股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