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分属敌对(2/2)
此刻不见杨琦动身,他周围的郎官也都不肯挪步。
桓典上前温声规劝,杨琦才不情不愿走向草堆。
而虎賁、匈奴义从也都斩木枝,削皮后咬在嘴里,围坐在草堆附近。
草堆上围坐成小团,虎賁头目、郎官、匈奴贵族围坐在中层,外层是数量更多虎賁、匈奴义从。
坐在核心层,这里已经无法用座次展示尊卑,更让杨琦感到羞辱。
从赵基出现,每次见面,他都能感受到这种羞辱。
哪怕赵基不言语,仅仅是那种审视的目光,就让杨琦感受到羞恼,仿佛赵基一直在衡量、对比彼此,想要挑战他一样。
杨家人出了名的脾气坏,似乎这种冠以“刚直』的脾气是土人美德一样他们可以用这种刚直来皇帝,似乎却容不得別人在他们面前也拥有,
展现同样的美好品德。
见没了杂音,赵基就看裴茂:“裴公已去过密室,密室墙垒可完整?各窖钱幣可有挪动跡象?”
“並未检查各窖,只见了五处,钱幣堆积齐整,未见哄抢痕跡。”
裴茂斟酌语言,他只想快点完成金库交割,又说:“密室墙壁齐整无缺。”
隨即裴茂郑重拱手:“国家危难,赵侍中功勋卓著品性纯良。真乃国家支柱,令人折服。”
桓典也拱手,神情郑重:“陛下本就有授侍中之位,与赵侍中促膝长谈之意,奈何侍中忙碌难以分身,这才延误耽搁。”
赵基点头,就说:“不必来回恭维,朝廷想拿走金库,要满足我三件要求。”
桓典也敛容:“请言。”
“这第一,要出具文书,说明金库完整交割给朝廷。我家世贫寒,今后难免有不知情的鼠辈贼子籍此辱我清白。所以今后谁拿此事羞辱我个人、虎賁、右贤王与诸多义从的清誉、品德操守,我等杀之无罪。”
匈奴人也有品德操守?
杨琦下意识用余光去看,才发现视线正面虎賁、匈奴人叠加错落,跪坐聆听,都很是专注。
显然哪怕是匈奴人,此刻都挺直腰背,面绽荣光,神色红润,恨不得將下巴指著天穹,极端显得趾高气扬。
又是沉默,赵基环视这几个人,就说:“我可以等,诸位仔细调查。抓了卫氏族老,仔细审问,自能知晓藏金多少。此地虎賁、义从,也可询问盘查。我等上下一心,不给文书,就別想拿走一钱。”
裴茂神情郑重:“此应有之事,朝廷自会调查明白,力保赵侍中、以及虎责、诸多义从之名誉。可后人难免无知,若仅仅是质疑、评论就要杀害,
这未免有失公允。”
“裴尚书的意思是,卑微小吏可以质疑、议论上位公卿,而不用严惩,
治罪?”
赵基嘴角含笑,忍不住扭头去看杨琦:“今我是侍中,平级质疑、议论杨侍中之过失,是不是无罪?”
杨琦面沉如水不做回应,中圈围坐的郎官们双拳紧握。
现在赵基身份大大的不同,谁敢跳出来骂『黄口小儿』,当场砍死也是活该。
桓典紧绷麵皮忍著笑,他是袁氏故吏出身,努力维持镇定、沉静的姿態。
他预感到赵家要跟杨家翻脸,没想到赵彦没来,赵基这么有勇气,就直接翻脸了。
杨琦还敢开口?
压不住赵基,他就已经输了。
真让赵基骂出来..真当天子对杨家没想法?
去年六月时,天子车驾、百官东迁,十四岁的天子能知道什么!
又能决断什么大事!
不止是天子,天子身边的老臣百死余生,谁对杨氏三兄弟没怨气?
年轻郎官看不懂问题的关键,有点阅歷的老臣哪个不懂?
不是说一起吃过苦,就能平息这些怨气。
原来还能忍,白波诸將在侧,又都饿著肚子,还要靠三杨出去化缘。
现在白波诸將尽除,不仅能吃饱,还有巨额財富即將入库,谁还会继续克制?
就缺一个重量级的人物站出来,总结得失,清算误国之臣。
同样坐在核心圈的伏德则垂著头,两手紧紧掐自己大腿,大概这样才不会笑出声。
赵基应徵虎费以来始终都在砍人,给朝廷的印象就是躁烈,一碰就炸。
把赵基、虎责与匈奴人安排到一起,这可不仅仅是善意这么简单。
结果倒好,相处两天时间,彼此瞅对眼还成了朋友伙伴。
其实一开始杨琦已经在示好赵基了,可赵基根本不上道,自主性太强,
不肯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