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门下省议(1/2)
第108章 门下省议
郡府门阁处,赵彦下马。
唐宪快步上前迎接,低语:“赵公,赵侍中已入。府內虎賁百人,已换防护卫禁中。”
赵彦就问:“可伤公卿?”
这时候,两个虎賁拖著一具死尸就那么走了出来,赵彦不由一嘆。
唐宪立刻招来询问,一个虎责回答:“天子有詔,阻挡赵侍中入朝之逆臣,
由尚书裴公执尚方剑斩之。此贼辱骂赵侍中,又拔剑刺击,赵侍中躲闪后,裴尚书手刃此贼!”
见不是赵基动手,赵彦嘱咐:“悬首北门,发布告示,使吏民知晓!”
“喏!”
几个虎责应下,赵彦就要迈步走台阶,赵敛想跟上来,却被赵彦一把推开:“去城中军营,与虎賁为伴。”
“..—.喏。””
赵敛不甘心放弃勤见天子的机会,天子隨手撒出来的雨点,都够他奋斗一辈子。
赵彦不准,虎责自然不会放行,他只能目送赵彦与来迎的侍中公离去。
隨即赵敛翻身上马,匯合伙伴,向城中军营赶去。
一路上就见虎賁骑土五人一队,巡视街道,纠察治安。
轻则喝斥,敢当场执械反抗的,竟然敢击杀斩首。
“议郎赵彦入殿~!”
传名唱诵之际,赵彦脱了靴子,进入大厅,长拜:“臣赵彦救驾来迟,陛下恕罪。”
“赵公何罪之有?赐座。”
刘协坐姿端正,等赵彦坐到前排后,刘协就问:“適才赵卿提议各军封赏,
诸卿如何看?”
赵彦观察大厅,不见周忠、三公,也不见桓典、杨琦,只有三独坐之一的御史中丞杨眾在末席,都快从大厅挤出去了。
侍中刘艾回答:“臣以为可试行三省之制,以判此事。”
赵彦一头雾水,刘协环视大厅,目前有刘艾、台崇、丁冲戴貂蝉冠,另一个戴貂蝉冠的杨琦被扣,赵基戴金盔。
五名侍中,只有四人在场;赵彦肯定要补入侍中,行使参政、议政之权。
可尚书裴茂又传话,似乎赵基也想让裴茂当侍中。
这让刘协迟疑,侍中肯定是越少,权力更大;侍中数量越多,越不利於政事专一。
刘协思索之际,侍中台崇、丁冲就直腰拱手:“臣附议。”
见此,刘协扭头看尚书台眾人:“擬詔,拜赵公侍中。”
赵彦也不推辞,他起身施礼之际,几个侍中稍稍交流,就搬动矮榻,在大厅右列组成一排。
赵基扶赵彦坐在上首,就对其他三人说:“我等皆为天子之侍臣,位次当以年齿排序,我就坐在末席。
1
“也可。”
刘艾应下,台崇、丁冲也不反对,他们很想尝试这套制度好不好用。
於是门下省新设以来表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他们的座位排序,赵彦不明所以,但他肯定在这种小事上支持赵基,又有刘艾附议,就这么顺利决议下来。
五名侍中依照年龄坐在大厅右首,左首第一是仪同三司的辅国將军伏完,其次是光禄大夫刘松,再次是右贤王刘去卑,末席御史中丞杨眾。
其他公卿要么出使河北,要么出使袁术不在朝中,要么被赵基、赵彦的军队扣留,再要么就腿断了养伤。
但大厅两侧还有跪坐在地的尚书、黄门侍郎、议郎这类充数、领事的公卿储备。
刘协端坐上位,观察右首五名侍中,就说:“列位爱卿可以议事了。”
赵基坐在末席,跟著几个人微微欠身,但中间三个人不开口,首席赵彦就问:“各军赏赐一事,所需钱財不菲,多少適宜?”
次席丁冲就说:“某以为,每军军士赏钱三千,次第往上各加一千,百人督万钱。”
说完扭头看右侧刘艾,刘艾摇头:“过多,各军战力有別,功勋深浅不同,
岂可一併论之?难道闻喜义兵,也要每人授发三千钱?”
才过了几天好日子?
没有卫氏金库,就丁冲那种洒脱性子,又得提议赖帐。
刘艾不见丁冲反驳,扭头看右边台崇。
台崇斟酌一番就说:“国事艰难,闻喜义兵每人发五百钱,再上一等发八百,如虎賁辅兵、郡兵之类。河东骑士、匈奴义从俱赏千钱,虎賁、羽林可增至两千钱。”
说罢扭头看赵基,赵基自然不想剋扣赏钱:“可依台侍中,也不能贵军吏而轻军士,百人督两倍於本部军士,队官增五成,什长、伍长各增三成、两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