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泛舟之役(2/2)
想要稳定输运粮食,必须依靠大一些的运船。
北上太原时扬帆逆流,南下时顺流漂泊。
就运输量来说,第一批能运十二万石,但能扬帆返航这里的不足二百艘船,
下一次也就能勉强起运七八万石。
这些粮食足够激发河东人的全部潜力,就连匈奴五部、直属匈奴都能稳定下来。
赵基观望舟船南下之际,贾翊登上堤岸:“侍中,王氏坞堡已破。只是其族裔举火自焚,烧蔓延,並无搜到王氏籍册,也没查到王氏金库。”
说著,贾翊看赵基侧脸:“因天乾物燥,王氏族裔多葬身火海。”
赵基闻言扭头看贾谢,才伸手接住贾谢递来的公文,是王成写来的。
內容与贾谢讲述的没多少差距,弄的赵基有些分不清虚实真假。
王家子弟到底主动纵火,还是被围后被其他人纵火这种事情,赵基没有亲自参与,也不好贸然相信王成的匯报,
想了想,赵基就问:“王氏储粮如何?”
“没有报告,说明储粮方面应该不是坏消息。”
贾翊询问:“可要派人调查?”
“不必了,有县吏在,真实情况相差不会太大。”
赵基一嘆:“盐池只有一个,想在別处找一座金砖密室,实属妄想。其实翻看各家帐本,也不如想像的富余。”
鲜卑在北,匈奴在侧,太原人內部兼併又很凶猛。
所以各家都在进行某种『军备竞赛”,虽然做生意、兼併土地有盈余。
可同郡的竞爭对手们都是差不多的状况,为了避免被兼併,太原人选择了两种办法。
一个就是多蓄养部曲,供养脱產的武装人口;另一个就是积极读书,把钱在求学方面。
可惜如今这样的乱世,提升学位、名望的收益已经不大了。
而武装部曲.这些也是人,你敢降待遇,这反而是自找麻烦。
所以这些年太原各家有盈余,但销也大。
甚至因为鲜卑、匈奴在侧的原因,延缓、压制了各家內部武装兼併。
也就是说钱养了部曲,但始终没打起来,又都不敢隨意裁减这部分支出。
结果就是一个个虚胖,协助王柔嚇住了匈奴人,但又缺乏实战经验。
到了眼前这一步,这些武装部曲缺乏组织,基本上比较配合县吏的抓捕工作赵基感慨完毕,又说:“等船队归来,我就渡河討伐平陶乱军。只是太原政务杂,我希望先生可以帮我。”
说著赵基转身,对贾谢长拜。
贾翊没有直接答应,反而说:“侍中重造籍册,这可是一桩繁复的事情。若是完成此事,仆与侍中可就难容於天下。”
赵基本人兼併这些豪强的土地,外郡、本郡人的反应情绪不会很大,也就虎、朝廷会不满。
可赵基不要太原的土地,而是以缴税记录的方式反向筛选,將过去没有缴税记录的由產一併改为官田。这个过程中,就要重新检地,这是戳各地士人肺管子的大事。
见贾谢似乎比较害怕这个,赵基却说:“事到如今,不是你我遵奉朝廷剿灭他们,就是他们杀死你我。已没有他路可走,除非去当狗。”
贾翊不反驳,又问:“侍中可是要让贾某领太原郡?”
“嗯,此前就有此意,就是怕早早通报,会引发太原人不满与警惕。如今太原英杰只剩下温恢一人,先生来领太原,已无隱患。”
赵基简单讲述,还有些事情没必要细说。
比如朝廷这里也感觉自己杀戮的有些过分,打了退堂鼓,想免掉自己的郡守职务,换个人来当。
不是他们想夺取太原的控制权,而是纯粹想表达一个信號,否认朝廷在『检地”方面的立场。
別的事情,朝廷还能装糊涂。
可检地这种原则问题,朝廷必须要跟自己划开界限。
贾翊来当太原郡守,自然不怕太原人投靠贾翊。
或许贾谢上任后,残留的太原人反而会怀念自己。
见赵基诚心邀请,贾谢確实有些不太好意思拒绝。
就如王成攻陷王氏坞堡一事,这件事情贾翊派人来做的话,就不会出这么大紕漏,弄的王成里外说不清楚。